第二十四章 生命倒計時(1 / 2)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雪也特別多,已經連著下了三天的雪,暗黑的天氣與雪海打成一片,絲毫沒有要放晴的意思。

放風籠外的空地上,被雪覆蓋了厚厚的一層,除了一望無際的白,已經很難能見到別的顏色。

看守所的監室是屬於典型的冬涼夏暖,整個監室裏,除了活人身上散發出的體溫是熱的,其他一切都是冰冷的。呼嘯的北風從通向放風籠的那扇窗戶縫隙中吹入,連空氣似乎都要被凍僵。

鄧潔和孫翊爾雖然不清楚秦良玉為何會不怕冷,但為了取暖,她們兩個人也管不了那麼多,都蜷縮在秦良玉的身邊,因為在她的身體周圍有一圈淡淡的熱氣。

由於看守所裏的條件實在太差,本來打算趕在年前將秦良玉給送去監獄的,可當馬依風將這個想法說出時,卻遭到了秦良玉的反對,她想留下來送走李強後再離開。

正如褚德重所料,一個月後,李強他們的死刑複核下來了,行刑日期定在三日後。

因為幾乎每一個監室裏都關押著李強的同案犯,當這個死刑複核消息被公布出來後,它就好像一劑平行在看守所各個監室裏的****一樣,讓這原本就有些死氣沉沉的牢房,籠罩上了瀕死前那種奄奄一息的死亡氣息。

即便沒有被判死刑的人,仿佛也能聽到死神的腳步在一聲聲地逼近,叩擊著人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

死亡是什麼意思?雖然在判決下來後的這段時間,李劍和寧子都已經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到了盡頭,但在得到複核消息的那一瞬間,他們失去了對這個詞語明確的概念。

在秦明月的記憶裏,秦良玉隻搜索到槍決的死刑執行方式,這還是秦明月生前在電視電影裏見過的。而秦良玉生前的那個朝代一直沿用的行刑方式是斬首。

在李強死刑複核下來前的一次閑聊中,秦良玉對褚德重好奇地問起這個時空死刑是怎樣執行的,她以為是馬依風給李強他們執行。

“行刑不歸刑警隊管,是由法警或者武警來執行。”褚德重把自己所了解的死刑執行方式和過程詳細地講解給秦良玉聽。

“在1997年以前的確都是槍決,97年以後我們國家采用了槍決和注射兩種執行方法。”

“槍決行刑的是武警,也就是外麵那些站在高牆上值崗的年輕人。每一個死刑犯在押赴刑場時都由至少四名武警押解,射手槍膛裏隻裝一發子彈,要求準確率極高。即使出現偏差也要由副射手補射。”

“考慮到中國人有一種保全屍的觀念,為了給死刑犯保存一個完整的麵部,武警一般都會叫犯人張開嘴巴,以便讓子彈從他的嘴裏穿出。”

“犯人被執行槍決時,為了保證命中率,武警一般都是站在死刑犯的背後兩步距離。槍響的那一刻,有時候罪犯的腦.漿也會濺到行刑武警的臉上,很惡心。槍聲響起後,也許有的人要折騰幾下才斃命。”

聯想到李強,秦良玉不禁一陣傷感,“那豈不是很痛苦……注射是怎樣的一種行刑方式?是不是比槍決要人性化些?”

褚德重點點頭,道:“嗯,是的。注射死刑就是往死刑犯的體內注射一定劑量的無毒藥物,這種藥物會讓人的意識、呼吸和心跳瞬間停止。”

“相比槍決,注射死刑會讓死刑犯走得更有尊嚴,而且場麵也沒有那麼殘忍和血腥。這種方式的行刑人是由法警和法醫共同來完成,整個死亡過程最多隻需一分半鍾。”

“雖說僅一分多鍾,但我覺得這完全就是一場對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最終檢驗,沒有處在當時的情況下,估計任何人都沒法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們當時對死亡的恐懼。我聽說有很多人還沒等上行刑床便已經癱軟或嚇昏了。”

聽完褚德重對死刑行刑的介紹後,秦良玉無限感慨地道:“人活一世,所做的錯事無論有心還是無意,繞了一圈終究還是會報應在他自己的身上,這個世界總體來說其實就是守恒。而對一個人最極致的懲罰就是剝奪他的生命,李強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之後與馬依風見麵時,秦良玉委婉地打聽了下,這才知道給李強執行的是注射死刑,她不免有些感激馬依風,因為這一切都是馬依風暗地裏托人給安排的。

馬依風這麼做,並非是為了李強,而是因為他記得秦良玉曾在他麵前提起過,秦明月在臨離開前請求能夠讓李強死得體麵些,再有一個原因就是秦良玉在開庭的時候,李強為她擔下了所有的罪責。

馬依風這麼做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希望秦良玉能夠心裏好過些,隻有秦良玉心情好了,他才能沒有顧慮地放心去工作。

非常戲劇化的,在李強死刑複核下來的當日,他手下曾經四師裏的會計師章天顏,被人發現死於家中,經現場勘查,確認為服藥自殺。

李強在案發後,沒有供出章天顏,反而將她給保護得很好,但她卻在死前留下一封遺書,將自己這些年來的犯罪經過闡述得非常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