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把第一套房子賣出去啦?!
直到張洋已經和李科去桃花坳實地勘察, 林鑫還在會議室裏看著張洋打過來的40萬定金發懵。
這也太快了吧?她都還沒宣傳呢。
而還沒等林鑫從這一波震驚中回過神兒來,下一波震驚就敲門進來了。
“林總。”進來的人是孫雪菲,她有些不好思的笑了笑, 後說道, “我也想買房子。”
孫雪菲自打搞明白姊妹公司漁樵股份是做什麼的之後就在琢磨這個事兒了。
她和她先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再加上想給孩子一個輕鬆點兒的童年,所以兩人早就有在京郊山區買個小房子,周末去山裏遛娃的想法。
但兩人這幾年也逛了不少農村出租的房子, 卻一直也沒找到理想之地。
不是位置太偏,就是房子太破。
租宅基地自己蓋房他們也考慮過。
但是先不管在他們蓋好房子後,原房東能不能遵守二十年租期的合同, 隻說村民的排外他們就受不了。
人家一個村子都沾親帶故的,沒事兒還好,萬一鄰裏間有點兒矛盾,大家都會針對他們這種外鄉人。
其他整村重建項目他們也關注過, 但做的好的真的是太少了。
多數都是和桃花坳隔壁村的那個項目一樣,達不到他們的心理預期。
所以看來看去,孩子都從幼兒園升小學了,房子也還沒找到。
直到漁樵股份和桃花坳村的出現。
這個地方幾乎滿足了孫雪菲和她先生對山區別院的所有期待。
不,應該說不止是滿足了期待,甚至還超出了想象。
孫雪菲從李科那兒看過桃花坳的整體設計藍圖。
她覺得, 如果真的能完全實現的話, 那這個地方就可以不僅僅是供周末小住了, 而是完完全全可以常住。
尤其是老人這種不需要通勤的群體, 她家可以把在外地的雙方老人都接到帝都了——
他們一直都想把父母接過來,但因為房價實在太貴,買不起能住下那麼多人的房子, 所以隻能一直擱置。
但現在,這些都可能變現實。
一家人周末團聚,比隻能春節回家好多了!
至於說為什麼孫雪菲一家之前隻是“琢磨”,但沒下手呢?
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覺得漁樵股份畢竟是個新公司,雖藍圖畫的好,但實在是不知道執行力怎麼樣,冒砸錢買房風險太大。
但張洋的訂單給了孫雪菲更多的信心——
他既是設計師又是合作方,既他敢做這個吃螃蟹的人,那這個項目的靠譜程度自有了新的背書。
於是現在,孫雪菲也來先下手為強了。
桃花坳一共可就隻有幾個大宅基地,她還想和林鑫張洋一樣,也多蓋幾棟房子呢,不先下手可不行。
雙方老人住一起不方便,大點兒的宅基地上蓋兩棟房子,讓雙方父母分別住進去才是最優解。
而且他們小家的房子還可以蓋在最中間,正好能把雙方父母的連起來。
對了,還有自己那幾個閨蜜。
孫雪菲下定決心之後忍不住和周圍人安利。
他們幾家人還說想老了住在一起養老呢,之前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地方,桃花坳村不是正合適?
笑笑不是總抱怨帝都房價太貴,覺得自己今生要麼離開帝都,要麼別墅夢碎麼,這地方能滿足她的別墅夢了啊。
小張天天鬧騰著要回村種地,以後幾家人的果園都給她打理。
宋哥想養大狗城裏沒院子,到時候一千來平的院子想養什麼養什麼。
……
重點是桃花坳的房子還可以自己設計,比那種千篇一律,利用率不知道有多少的商品房別墅強多了。
再加上計劃中的業主會所,生活起來和真正的別墅也沒什麼差別。
這對他們這種有點兒小錢,又不是大富大貴的偽中產實在是太友好了!
就這麼的,在剛剛簽了一個400萬的合同之後,半個多小時後林鑫又簽了一個320萬的合同,所以現在她是對著賬戶裏的72萬定金愉快發呆了。
打斷她懷疑人生進程的是閨蜜董杉的微信。
“鑫鑫,我分手了!求安慰!”
“鑫鑫,你說有他這樣的麼,我不就是七夕想有一點陪伴嗎,他居都說沒有時間。”
“你也知道我這段時間有多忙,但就是這樣,我每天10點多下了地鐵,回家的路上都準時給他打電話。”
“可他呢?明明是約好的時間卻還是爽約。不是在玩遊戲就是要洗漱,先要先睡了。”
“我倆住的地方明明隻有20分鍾的路程,但卻生生搞異地戀。我周末加班不能過去,他也就不過來看我。你知道麼,我們都三周沒見麵了!”
“今天是七夕,我好不容易調出來時間不加班了,但他卻說他今天要陪客戶。”
“算了,我算是看明白了,他就是冷暴力要逼我分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