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1 / 3)

連奕這賞人的法子可真是太讓餘菀膽顫了。

不過,她還是依著規矩道了謝,將飴糖收進袖袋,又收好了書案上的一應文具,再次拾起團扇,給他扇風。

已經到了晚膳的時辰,李述兩次踏足書房,見案前兩人一看書,一打扇,還會說上兩句話,便猶豫著要不要進去詢問是否用膳了。

又過了一刻,連奕忽然問餘菀:“會煎茶嗎?”

既然他這樣問,餘菀就算會也得說不會,免得又想上次問“寫字”那樣,寫完了字便調她來了書房,若說會煎茶,是不是還得負責他茶水上的事?

祝薈言是個什麼心思,餘菀看得清楚明白,若她再承擔起侍奉茶水上的差事,祝薈言必然定會跳腳。

今日實在不巧,餘菀說她不會,連奕卻說要教她。

餘菀的心情登時跌入了穀底,大熱天的出汗都出不夠,煎什麼茶?喝飲子吃酥山才是正經。

她不禁疑惑:節帥這腦子能管六萬多兵?

連奕說要教她,餘菀不敢不學。

平日是祝薈言收著他的茶具,此時她不在,餘菀又不知茶具在何處,搬挪茶具這事便落在了李述身上。

國朝吃茶風氣盛行,更有將蔥、薑、蒜之物放在茶中用來吃的做法。然自茶聖陸羽著《茶經》後,其中吃茶步驟又成了流行趨勢。

餘菀看著李述將煎茶所用的風爐、交床、鍑、火等二十餘種器具搬出來,不由頭疼起來。

晚膳時辰到了,她有些餓,卻不得不忍著餓跟著連奕學煎茶。

木炭生爐、緩火烤茶餅、輕捶敲碎茶餅、碾成茶末、再用拂末掃入羅合中過篩、放入竹合中備用、後煮水。

煎茶的關鍵在於掌握水的三沸。

當鍑中出現宛如蟹眼水泡時為第一沸,這時可調鹽;當鍑中出現宛如泉湧連珠水泡時為第二沸,這時需舀出一瓢水備用,投茶後環攪;當鍑中出現鼓浪翻滾時為第三沸,這時需將先前舀出的那瓢水倒進去,使沸水停止沸騰,以育湯花。

至此,一鍋茶湯才算煎好。

連奕用勺舀出茶湯至青瓷碗中。越窯產出的青瓷,釉質溫潤,青綠色中還略帶著幾許黃,可以完美地襯托出茶湯之色。

他似乎很有耐心,這一番動作有條不紊又行雲流水,在暈暈燭火和股股白氣襯托下,多了一絲仙氣。

狹隘武將給人的感覺含有莽夫成分,眼前這位,此時像個普通的文人仕子。

“輕細的稱之為‘花’,薄的稱之為‘沫’,厚的稱之為‘餑’。”他邊說邊指給餘菀看,還說,“茶湯前三碗味道最佳,至於剩下的,若是需求不急,不吃為好。”

他解說起來言簡意賅,餘菀認真觀看,小心記下,以免哪日他讓她煎茶而她卻不會,那豈不是又要挨打受罰了?

而後,她麵前多了一碗茶湯,她不解地抬眸看去,已見他端起碗,送至唇畔,慢慢吃了一口。

餘菀忙端起她麵前的碗,陪著吃了一口,至於是什麼味道,她撿了慌張丟了味覺,完全沒吃出來。又吃了幾口,才慢慢發現,茶湯很香,解渴,也解餓。

退守在門外的李述向裏看了一眼,心說:真是請餘菀來書房當主子了。茶都吃上了,還備什麼晚膳!

那日,餘菀卸差後,捧著本《茶經》回了自己的屋子,節帥讓她學煎茶,不是嘴上說說,給了書,讓她先看。

她有個問題:若她日後還侍奉茶水,會漲月例嗎?

這個問題尚未問出口,餘菀又有了驚悚之意,若祝薈言知道節帥讓她學煎茶,她怕是得遭她不少白眼。

七月一到,暑氣仍存,但雨天越來越少,今年的小秋,百姓能有些存糧。

這日,餘菀關上門,找了一件顏色最淺的衣裳,沐浴後換上,對著石佛寺的方向磕了幾個頭。

阿婆離開百日了。

餘菀在屋中坐著,沒什麼意思,出屋坐著,更覺無趣。

這幾日,她總是不可遏製地想起從前和阿婆在一起的種種畫麵,即便是阿婆病得不能起身了,可到底也是能陪在她身邊的人,侍奉湯藥,描繪幾句對日後的憧憬。

可眼下,她囿於節帥府,唯一期盼的是時日過得快一些,她攢夠了錢好贖身離開,再帶著阿婆“回長安”。

祝薈言邁步進了她屋門前,已經在她側前方站了有半刻鍾,見餘菀微微抬頭看遠處,便隨著她看去,除了隱藏在樹枝樹葉間的蟬鳴不再嘹亮外,她並未發現有什麼特別。

有微風拂過,衣衫被帶亂,祝薈言垂首整理一番,再一抬頭,竟見餘菀眼圈紅了,繼而,她抬手揉了揉眼。

祝薈言“嘖嘖”向前走去:“呦,這是看什麼呢,怎麼還哭了?”

餘菀聞聲,扭了身,迅速擦了把臉,再回過頭來,除了眼睛有些微紅外,看不出憂色。她說:“尋知了尋得眼發酸了,加之風迷了眼,祝姊姊見笑了。”

祝薈言將團扇搭在白淨的額頭上,抬頭掃了一眼樹梢,沒甚表情地道:“蟬蛻於濁穢,以浮遊塵埃之外。”又一歎氣,續道,“可又能怎麼樣呢?再過一段時間誰還能記得它?”

餘菀怔愣地看著她,不知要如何接話,卻又見她回眸一笑:“走吧。”

“去哪兒?”

“節帥說,讓你學煎茶。”祝薈言邊走邊說,“茶具在書房旁邊的小隔間裏,我帶你過去。”

即便節帥同餘菀說過讓她學煎茶,可她還是震驚於祝薈言親自來傳授。

她猶豫半晌,還是問出口:“侍奉茶水不是姊姊的差事?”

“節帥吃茶還分單雙日?”祝薈言斥道,“讓你學便學,你還能忤逆?”

她就隻是問問而已,哪兒成想祝薈言這麼大火氣。到底是人家傳授茶藝,餘菀沒敢再多話。

兩人從書房後門進,拐進小隔間,餘菀算是開眼了,架子上擺滿了煎茶所用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