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傳臚定策(1 / 2)

嶽青驍龍苑獲救後,雖已封爵,得了太子賞官,卻高興不起來,他時刻惦記著李月白的安危,卻無法進入刑部大牢看望他,又不善於筆墨,隻好托人寫信給朱雯英,懇請朱雯英借助其父朱崇武之力設法營救李月白,信中又向朱雯英表達了傾慕之意,有了提親的意思。

此刻朱雯英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她由衷感激白衣少年李月白,正是他提劍斬魔,救了嶽大哥。現如今嶽青封官拜爵,身份不比從前,橫亙兩人間的身份鴻溝徹底消失,提親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朱雯英平日雖喜歡舞槍弄棒,實際卻是名重情講義的女子,她認為眼下先救出李月白,兩人婚事等嶽青隨太子西征凱旋後再定。她回信同意了嶽青的請求,同時勸慰嶽青先以國事為重,待其西征凱旋後,再成百年之好,字裏行間也滿是對嶽青的思念之情。

嶽青收到朱雯英回信,喜不自禁,隻待隨太子西征後,把婚事定了。

且說上次殿試結束後,考生成績皆已評定完畢,其中兩位考生的卷子最受矚目,被評定為待選第一甲頭兩名。第一名考生的《上林千秋賦》文詞卓絕,身為主評定官的方平與薛亨讀罷,不禁拍案叫絕,手舞足蹈起來,直呼奇才,百年來華夏少見的大才。

方平暗道:“是他,也隻應是他!除了他誰還能擁有這等邈絕出塵,大氣磅礴,瑰奇絕美的文風呢?!”他愜意地笑著,很久沒這麼開心了,強忍住內心激動沒將考生的姓名說出,免生嫌疑。

很快這篇膾炙人口的《上林千秋賦》傳遍京師長陽,以至家家傳唱,戶戶習誦,人們都很好奇這位考生的身份,頭名狀元隻應屬於此人,謎底需明日平武帝親自主持的策士大典自會揭曉,可惜這位考生無法得知這一狀況,已被關押在刑部大牢裏,他就是李月白。

西邊戰事緊急,平武帝決定將策士儀與傳臚儀在一天內舉行完畢,策士結束立即唱臚,公布中榜考生名單。

這是華夏十分重要的日子,永安宮文華殿內,士子們早已列隊於大殿下焦急等待著,光祿寺、鴻臚寺還有評定官等一眾朝臣也在殿內等候,太子、王爺、公主、郡主等一眾皇親國戚也已到齊。

讀卷官捧著考生們的試卷恭候門外,平武帝端坐文華殿禦座上,平武帝令讀卷官來到禦座前展開試卷朗讀,讀卷官朗讀完,司禮太監接過試卷放置禦案前,讀卷官叩首退下,平武帝點點頭道:“評議中肯,但文筆過於質樸,再讀下一卷!”

又一讀卷官讀了一考生的卷子,平武帝點評數語,似乎也不甚合意。待第三位讀卷官朗讀時,平武帝精神為之一振,很是滿意,當讀到“青冥萬裏同秋色,一片遠山共月明”時老皇帝突然連聲叫好,感慨道:“此人真乃天縱之才,讀此《上林千秋賦》,如遊曆神界,忘身之所在!朕很久沒讀過這麼美妙的文章了!此文宏論縱橫,氣象萬千!朕等唱臚時親自嘉獎這位考生,就定為第一甲第一名吧!”

百官也都極為讚同,平武帝禦批之前兩位考生分別為二三名。眾人稍作休息後,便開始了唱臚儀式,執事官舉著榜案走到文華殿下方禦道正中將其擺放好,傳製官高呼有製,殿下學子們紛紛跪拜於地,鳴讚官高聲唱榜道:“第一甲第一名常清省貢生李月白!賜進士出身!即刻出列叩謝陛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