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必為銅鑼穀與張興麾下陣亡的將士太過難過,老臣取酋氐俘兵血靈,足以生養數十萬蒼狼兵卒,戰力堪比百萬大軍,攻占城池,勢如破竹!別說一個酋氐,便是那魔族猰貐也得畏懼三分!那時天下誰不臣服?!殿下將創萬世一統的大業!”屠魔行者得意笑道。
“望殿下三思啊!”郭張兩位都督與幾位官員試圖繼續勸說太子。
“哼哼,你們啊!本王知道朝堂上有些人看本王不舒服,聽說本王領兵和州大捷,有人又要愁眉苦臉一陣子了,隻管讓他們嚼舌根子去!兩位都督,莫再勸了,望你們兩個與本王心想一處,別背後指責本王太過執拗!好了,今日之議,到此為止罷!”太子冷笑一聲,打斷兩人。
郭張兩人知太子已根本聽不進任何勸說,搖頭苦笑,神情頗為無奈,長歎一氣,不再言語,默然退下。
會議結束後,眾人散去,太子連忙疾書一封,將繼續用兵西進,屠滅酋氐的計劃寫成信中建議,上奏平武帝,隻等父皇回書。
平武帝得知和州大捷,解除了西邊門戶威脅,龍顏大悅。老皇帝以為屠魔行者的蒼狼兵陣果真如演兵場上展示得一般威猛無敵,看來太子的確有神明相助,所托得人,欲將大位傳予太子。隻是眼下太子與韋玹妃尚無子嗣,平武帝與董皇後商議,決定遴選華夏各個省縣品貌俱佳且出身富戶官宦人家女子二十人,以充實太子東宮。若太子後繼有人,一切皆水到渠成,再將皇位傳與太子。
太子飛書又至,將薛忠秉、屠魔行者等人繼續揮師西進,屠滅酋氐的打算呈稟平武帝,平武帝也讚同太子主張,即除惡務盡,將酋氐人斬盡殺絕,永除後患。但他仍有顧慮,一來此舉有違帝君虞華遺訓,且與舉國尊崇的德仁教教旨--仁愛之道相悖;二來屠魔行者蒼狼兵數目快速增加,老法師畢竟非朝庭老臣,若橫生悖逆自立之心,恐怕不可節製,徒生禍亂。仔細思慮一番後平武帝一麵派人東渡瀚海,出使竺蘭神國,向其通報華夏與酋氐兩國近來的戰況以及異人法師統領蒼狼兵陣擊潰酋氐的消息;一麵舉行朝議,就是否繼續西征酋氐與展開滅族大屠殺進行討論。
朝議果如平武帝預料,兩派人員於朝堂針鋒相對,展開了激烈的一番唇槍舌戰,雙方爭得麵紅耳赤。以禮部尚書方平、左丞相朱崇武、兵部尚書楊彪、金吾指揮使孫裕、靜仁王司馬瑾、東陵王司馬略為首的一方反對西進伐敵,主張與和州會議上郭張兩位大都督的想法類似,認為西征滅國既嚴重消耗國力又過於殘暴,有違丘孟尊者的意旨。況且猰貐魔族至今尚無動靜,事出反常,若勞師襲遠,兵力分散,魔族突然發難,後果恐不可收拾。右丞相護國公薛亨、刑部尚書王忠保、戶部尚書丁義、工部尚書史修德、宣恭王司馬璋、西陵王司馬韜一幹人等則與薛忠秉、屠魔行者主張相近,力主不可迂腐固執,更不能沽名釣譽,死抱著仁義道德教條而坐失消滅酋氐虎狼之國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