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2 / 3)

原本死活不肯撒手的某個男人,聽到這句話之後,很快的就把自己的手鬆開了,拉著她就照著昭武帝一拜:“孫兒謝過皇祖父!這是您給我最好的補償。”

聽的羅小小又是一陣麵紅耳赤,隻能顫抖著聲音說話:“謝陛下。”

這邊其樂融融的事情處理完了,那邊還跪著一個太子待收拾,昭武帝看著他,麵色複雜,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處置他。

“太子,”良久之後,才聽聞昭武帝長歎一聲,輕輕的喚道,“你若是能夠認錯,朕說不定還能饒你一命,隻是你太過於頑固不化,至今都沒覺得你的所作所為有任何的問題,簡直就是讓朕失望透頂!”

“失望?”一直低垂著頭的太子,這回終於是抬起臉來了,他的身後還有兩人在壓著,生怕他暴動,可就算是這樣,他的氣勢也絕對是不輸昭武帝的:“父皇您甚至都沒有對我有過希望,又談何失望?我從不會後悔殺掉我那好弟弟熙王,因為成王敗寇,不是我死,就是他亡!這不是您希望看見的嗎?分明我們都是一樣的,甚至我還是嫡出的嫡子!可您的眼睛裏從來就都隻有他,從來看不見我!我比他差在哪裏?就因為我不是從您最喜歡的人的肚子裏頭出來的嗎?這是我的錯嗎?這能怪我嗎?憑什麼我就要受到這般不公平的待遇?您倒是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什麼?”

昭武帝自認還是一個較為公平慈祥的父親,卻不想現在被他一說,整個人都有點抑鬱頹唐,原來在他的心中,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昏君?自己怎麼可能隻因為熙兒的母親是自己的真愛就偏袒與他?

“你說朕對你沒有期待?朕當年對於你和熙兒都是一視同仁的,就連儲君之位,也是你們兩人公平競爭的。你性子過於暴戾,心中沒有天下的百姓,而熙兒的性子過於溫和,他關心天下蒼生,卻唯獨不喜朝堂上的種種勾心鬥角,你們二人都還需要曆練。朕的本意是叫你們兩人能夠在這個過程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知道將你們二人結合起來,就是一代明君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隻是朕沒有想到,事情會演變成這個樣子。”昭武帝滿臉的痛惜,同時也在自責,是不是他的原因,才會導致兩人現在演變成這個結局?

“他不喜歡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別開玩笑了,我分明看見過他不止一次出入各大朝臣的府邸,其中尤以榮國公府為甚。他這分明就是已經開始拉幫結派,想要一句奪下儲君之位了!我又怎麼能夠讓他輕易的得逞呢?”

老榮國公嗤笑一聲:“熙王殿下惦念著我兒,幫著一起尋找真相,因而出入頻繁,太子殿下可還有什麼話要說?”

緊接著老榮國公之後,又有不少朝臣開口了。

“熙王殿下是在給興修水利的事情提建議,雖說沒有一個完整係統的方案,但是熙王殿下的想法確實是非常的創新有新意,也就是因為有了殿下的幫助,才能看見現在的俊江堤壩。”

“熙王殿下來找老臣,是有關賑災的事情,當夜熙王殿下可是就匿名送來了十萬兩白銀!”

“老臣是因為......”

眾人紛紛開口,道出當年事情的真相,這才知道,當年熙王殿下究竟是默默的做了多少事情。

“在您為了太子之位絞盡腦汁的時候,熙王殿下已經不知道為了黎民百姓做了多少事情了,這些,難道都還不值得您好好反思反思嗎?”呂青山直直的看向太子,“一個國家,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做實事的明君,而不是一個隻會勾心鬥角,鞏固自己帝位的皇帝!”

“你現在明白自己到底是欠缺在哪裏了吧?”昭武帝輕聲的歎了口氣,示意邊上的人將他壓下去先,“把太子先壓下去,之後的處置先等刑部具體調查之後再決定,就這樣吧,朕累了。”

昭武帝撫著自己的額頭,在太子被帶出去一段路之後,開口說道:“就在他出事之前不久,他還在跟朕說,他的性子實在是不適合當皇帝,但是他願意成為你身邊最得力的助手,站在你的身後,共同守護夕照的平安穩定。”

太子的腳步頓了頓,隨後被身邊的侍衛押解著,緩緩的,一步步的走了出去。

這麼多年了,這件事情終歸還是被捅出來了,其實說句實在話,他心中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甚至還有種解脫的輕鬆感。這件事情已經壓在他的心上太久了,午夜夢回,他也總是能看見熙王尚顯青澀的身影。

他一直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但是現如今,當一切都水落石出了,他真的還能夠一點兒悔意都沒有嗎?

“皇兄,皇兄,你瞧,這是我給你畫的畫,怎麼樣?好不好看?”尚且青澀的白衣少年手持一幅畫卷,就跟獻寶一般,巴巴的往正坐在書桌前的碧袍男子身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