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艾媽媽瞪了眼暖艾爸爸,不語。
她也知道自己時常說話不好聽,也不反駁。
“媽媽,東西拿好了,我們走吧,不管爸爸。”暖艾拿著東西挽著媽媽的手。
“好。”暖艾媽媽笑著回答。
暖艾把東西放到姑姑家的矮圍牆上,這些東西是用來祭祀用的,是不能拿進別人家的。
“我煮好了湯圓,先吃早飯。”姑姑一碗一碗的湯圓從廚房拿出來,放到客廳的飯桌上,最少的是六個,還有八個,十二個,都是雙數,寓意很好的吉利數字。
暖艾趕緊去幫忙端湯圓。
暖艾爸媽,表哥表嫂,表姐表姐夫,還有侄子侄女們都湊上前,算著自己能吃下幾個湯圓,再拿裝著湯圓的碗。
吃好湯圓,暖艾幫著收拾桌上的空碗。
碗也是不能洗的,有專門裝吃過飯的碗的地方,不需要擔心。
一切做好,小叔一家終於來了,奶奶走在最後麵,堂妹扶著奶奶,小叔走在最前麵,堂哥和嬸嬸走在中間。
暖艾家和姑姑家都已經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小叔一家下來,然後一起去給爺爺上墳。等爺爺的墳上好,姑姑和姑父要去姑父那邊的老人上墳。
小叔和暖艾家要先去給祖祖他們上墳。
等這邊的老人墳上好,小叔就要和嬸嬸去嬸嬸的娘家,給嬸嬸的老人上墳。
暖艾家則要去媽媽的娘家,給外公外婆,大舅和大舅媽上墳。
大姑很少回來給爺爺上墳,連大年初一也是不怎麼回來的,都是說家裏走不開,來不了,要麼就是坐車不方便,就不來了。
隻有過了幾天,等他們這邊團年吃飯的時候,還要讓表哥他們去接大姑一家,他們才會來團年,不然他們不會來的。
一大家子人浩浩蕩蕩的朝爺爺的墳墓走去。
點上香蠟,燒錢紙,小叔和暖艾爸爸在墳墓上圍著鞭炮,等著她們燒好錢紙,最後點鞭炮,不過點鞭炮之前,小叔和暖艾爸爸都會給爺爺敬一杯酒。
暖艾總是在小叔和暖艾爸爸點鞭炮之前,跑的遠遠地,鞭炮濺起來砸到人真的超級疼,暖艾就被砸過,再也不想承受這種痛苦。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她去給外公他們上墳,要帶上堂哥的原因,堂哥唯一的作用就是幫她放鞭炮,而她這個時候都是站的遠遠地看著。
爺爺的墳墓好了,接下來就是祖祖,還有一些暖艾叫不出名字的祖先。
一上午的時間都會用在上墳,到了中午吃午飯,都是隨便的吃點。
隻有晚上才會做的豐盛。
下午的時間,表哥姑父和暖艾爸爸他們又組了牌局,暖艾跟著姑姑和媽媽弄晚上的菜,依舊是大魚大肉。
吃的多了頻繁了,再是山珍海味都覺得失去了本身的味道,更何況過年天天都是這些菜,姑姑和暖艾媽媽準備了一些青菜,還有清淡的湯,代替了以往的雞湯等等。
這一餐,吃的倒是開心了許多。
從初二開始,他們便要開始到處團年了,初二本來應該是要回娘家的,姑姑和姑父一家去了姑父的哥哥家吃飯。
暖艾媽媽的大哥大嫂去世的早,二哥現下離了婚,三個一聲未娶,娘家自從暖艾外公去世,暖艾媽媽出門務工,聯係倒是都少了許多。
即使要回去娘家,也不知道去哪兒。
小叔一家自然是去嬸嬸娘家了,嬸嬸的爸爸是個長壽的,嬸嬸一家時常回去娘家,嬸嬸和娘家的來往也很頻繁,不是他們去娘家走動,就是娘家人來小叔家,倒是比小叔和暖艾一家姑姑一家的交往更密切。
嬸嬸要回去娘家,奶奶自然不方便跟著一起去,每年的初二,奶奶要麼是自己一個人過,要麼是暖艾陪著奶奶一起過。
今天暖艾爸媽回來了,暖艾一家把奶奶接了下來,一起吃飯,暖艾自己一家四口就在姑姑家吃飯了,也算是他們這個小家庭自己聚一聚團年了。
吃好飯,他們四個人坐到桌上,四個人開始打麻將,暖艾爸爸很有耐心的教奶奶怎麼打牌,怎麼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