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心有定策步公子(1 / 2)

陳闕安確實很苦,回想這幾日,他仿佛被人灌了迷魂湯,暈暈乎乎,莫名其妙,就落到了如今這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境地。

一輩子小心謹慎,難得豁出去一回,便撞了個頭破血流,捫心自問,他覺著還是自己太過草率。

古往今來,長於詩詞者,多半於世道人心、官場利害上有些短處,詩仙如此,步執道又怎能例外——痛定思痛,陳老縣令不免扼腕歎息,心說若能早些想通這一節,也不至於一時昏頭,釀下此等大禍。

區區一個昌泰縣巡檢林通,便是做定了“裏通拜月賊人”,又怎麼傷得到張承韜?怕隻會適得其反,惹怒這閻王爺。

而宋尹廷在七閩道上無根無基,腹背受敵,僅憑一卷無關輕重的案宗,又怎麼會貿然出手?眼下他閉門不見,自然是不願惹禍上身。

步師侄年輕氣盛,自己一個老官油子,怎麼也跟著犯了糊塗!

歸根結蒂,還是被他那句“從此不必再做七品知縣”的承諾給蠱惑了!陳闕安念及此,不由得苦笑連連——步師侄還真一語成讖,他眼下唯指望丟了烏紗帽,就能保全性命——七品知縣,果然是從此不必再做了。

自怨自艾,自責自省之餘,陳闕安還是想著,得為這同門師侄再出一把力。書院人才凋零,好不容易出了個步執道撐撐門麵,總不能眼睜睜看他去送死。

拚著一把老骨頭,也得為他做點什麼。

因此這幾日,陳闕安每日都候在中軍帳外,求見都指揮使宋尹廷。

隻可惜,自從跟著世子來到泉州府武榮縣,宋尹廷隻見過他一麵,聽了來龍去脈,什麼都沒有說,就讓人把他帶下去了。

陳老縣令屢屢碰壁,正灰心喪氣時,居然又被他找著了一線生機:他無意間聽人說起,那位每日都來找他,旁敲側擊著細問步執道境遇的宋姑娘,竟是宋尹廷之女!

陳闕安活到這把年紀,有些事情一眼便能看透:一個姑娘家,豪不避嫌地來找自己探聽這些,關切之情溢於言表,個中緣由再明白不過了。

明白了這一層關係,陳闕安自忖知曉了步師侄的自信源自何處。

今日從軍營裏吃了閉門羹回來,他正要去找宋姑娘,卻在軍營靶場外遇見了。

“陳大人……”宋蔓秋背著一張巨弓,遠遠瞧見他,便徑直走了過來。

陳闕安一臉愁苦地迎了上去,淒然道:“宋姑娘,步師侄還沒有消息,他勢單力薄,假如再不想點辦法……”

他本以為話說到這個份上,宋姑娘理應著急上火,幫著一起想想法子,卻不料她隻是眉頭微皺,反過來安慰他說:“陳大人盡管放心,步公子不會有事的。”

“令尊派人去救了?”陳闕安脫口而出,竟忘了掩飾自己已經知道對方身份的事實。

宋蔓秋並不介意他知道自己身份。

事實上,她心裏也著急,七閩道太亂,步公子人生地不熟,想要脫出險境,談何容易……這樣勸慰陳老縣令,她興許也是在安慰自己。

“陳大人,”宋蔓秋沒有回答陳縣令的疑問,轉而問道:“步公子送你離開昌泰縣時,還說了些什麼?”

她是怕步公子有些重要的事情交代過陳縣令,卻被他忙中出錯,給疏漏了。

陳老縣令沉吟片刻道:“步師侄說讓我帶上林通一案的案卷,交到都指揮使宋大人手中,又說如何運用這封案卷,全憑宋大人的意思……除此之外,便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