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勞動課往後延幾分鍾。”上課鈴還沒響, 葉副校就進了教室,她讓班上的幾個同學去把還在外頭浪的同班同學喊了回來。

這忽然被喊回來,大家便有幾分不知所措, 不知道葉副校忽然要說什麼。

在這種時候,便有些今天幹了壞事的同學恍若驚弓之鳥, 生怕是自己做的小動作被老師發現,迅速低頭, 整顆心七上八下。

東城小學是沒有什麼體育課的說法的,他們隻有勞動課。

勞動課一般來說, 就是幹活, 通常是整理學校的雜草, 或是在學校後麵開墾的菜田裏勞作,早年學校還養了幾隻雞, 但後來管理嚴格了,便取消了養殖的環節,偶爾王校長去釣魚, 便會將這魚充做可供學生觀察的動物。

葉副校扶了扶眼鏡,看著講台下的學生有些感慨。

她多希望在這坐著的每個學生都能多讀書、讀好書,可是很多事情,哪裏是她一個做老師的能夠決定的?

葉副校回過身, 在黑板上寫下今天的主題:“學習經驗分享。”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 咱們班現在多了兩個特殊的小同學, 他們倆之前都是在家學習, 成功跳級的同時,在這回的期中考試上還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老師呢, 想請寧知星和寧知中同學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習經驗。”

“三人行必有我師,兩位小同學非常優秀,大家可不要覺得人家年紀小就不認真聽,掌聲歡迎他們上台。”

看著寧知星和寧知中繞過同學上台,葉副校的眼神有些許的感動。

在她的教學生涯裏,遇見過許多不一樣的學生,而寧知星和寧知中,便是她最喜歡的那種。

聰明機智、認真上進、樂於助人,她很難複述出當時聽到寧知星主動提出要分享經驗的感受。

不過她也是沒想到這兩個孩子這麼受歡迎,剛剛一聽他們倆要上台,同學們可別提多熱情了。

終於到了目的地,兩人走上講台,正要開口,剛剛還在熱烈鼓掌的同學們差點悶笑出聲,怕好朋友尷尬,隻得捂著嘴強強忍住。

這可不是他們嘲笑同學,而是眼前的場景太過好笑。

隻見寧知星和寧知中走上講台,一個露出來了一個腦袋、另一個隻露出來了一雙大眼睛。

葉副校也忍俊不禁,忙拿了板凳要他們能站在上麵。

寧知星有些不太好意思,向來事事算好的她居然在身高上棋差一招。

這也不能怪她,她這潛意識覺得自己老高了。

再看看旁邊的哥哥,果然人來瘋,一點都不怯場,站在椅子上威風洋洋,還在和下麵的小夥伴擠眉弄眼呢!

“同學們,今天我和哥哥——寧知中同學,是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習經驗和我們求學的過程的,互相幫助,大家一起進步,比我們自己考得好要重要得多。”

這就到了寧知中的環節了,寧知星瞥向了哥哥,她這幾天可和哥哥對了不止一次稿子。

通過後世的經驗,寧知星深知包裝的重要性。

同樣是個學習方法,是幹巴巴的直接描述要人能記憶深刻,還是帶上什麼高大上關鍵詞的能要人難以忘懷呢?這顯然是後者。

寧知中接收到了妹妹的信號,便直接開始,他說話間不自覺地充滿了感情,這也是這些年在和妹妹一起給大家講故事時培養出來的,寧知中最喜歡講的就是戰爭中英雄犧牲的故事,每次都能把大家說得落下眼淚。

“我和妹妹生長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家裏要支撐我們生活,就已經格外辛苦。”寧知中的聲音都帶著些許濕潤的味道,“家裏的大人們不舍得我們幹活,而我們一直在想,我們怎麼才能幫上他們呢?”

他看著這麼多同學專注地看著他的眼神,手心都冒汗了,但這不是因為緊張,而是因為興奮。

他想起妹妹說的話,妹妹說,學校裏的同學就像是村裏他們的小夥伴一樣,雖然念書,但不一定愛學習,他們要用故事感化他們。

寧知中當時聽了就很有感慨,要知道他們村裏最大的孩子還有十一歲了都沒去學校的呢!對方自然是振振有詞,可寧知中認死理,他就知道家裏最聰明的二叔都讓他們學習,那肯定學習沒錯。

再說了,這要不是能讀書,小叔能養豬嗎?能吃商品糧嗎?

“……在知道我們喜歡讀書後,家裏非常支持,每天晚上,我的小叔從豬圈筋疲力盡的回來,卻也總會打起精神,坐在我和妹妹的朋友教我們念書,他額頭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淌下,可他卻不舍得讓哪怕一滴汗水碰到書上,生怕影響了字跡。”寧知中在說到失落的情節時,聲音都跟著低沉了,“我問過小叔,為什麼要這麼幫我們念書,小叔告訴我們,學習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如果不是學習,他這輩子也沒有到縣城工作的機會……”

寧知中在話間夾雜上了來自妹妹和二叔的私貨。

在村裏,會計、記分員、計數員之類的工作都要小學文憑;想做大隊長,最起碼要能看懂文件會寫文件。

在城市裏,招工的最低條件,那基本也都是初中文憑起步,若是小學文憑,連個臨時工都不一定能幹。

“他們不是不辛苦,他們隻是打心裏希望,我們可以有很多的路。”寧知中說得熱淚盈眶,“而現在,我和妹妹坐在這讀書,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奶奶、二叔,卻在村裏下地,一直到現在,我的二叔都沒討媳婦,因為他害怕他討了媳婦,家裏就沒錢供我們上學,這樣的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怎麼可以偷懶?我們不隻是在為自己讀書,更是在為全家人讀書!”

寧知中的演講結構完整,數據詳實,某種程度上未必很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貴的同學們在他句句發自肺腑的自我詢問下跟著開始計算,將家人的工分和學費互相轉換。

這樣的經曆,大家都太過感同身受,就說每年交學費的時候,家人是怎麼磨磨蹭蹭掏出來錢的,甚至有時掏不出來,還要逼著他們賒欠,在這樣情景發生的時候,自卑和自責混雜,卻沒想過長輩也想掏錢。

知道人間疾苦重視學習的,也在這言語洗刷下更覺得讀書重要,甚至反思起了自己是不是還不夠努力。

寧知中說得動情,台下的同學們比他還動容,甚至有人已經趴下在桌上啜泣起來。

原本站在講台旁邊的葉副校不知何時已經背過了身,伸出手輕輕地擦拭著眼角。

寧知星:……

眼前的一切,發展超出了她的想象。

寧知中所講的故事,多少帶著包裝的成分,寧知星和他定稿的時候,分明沒有覺得這個故事特別煽情。

當然,這也得怪哥哥,寧知中今天臨場發揮添加了許多情節。

就比如什麼他們來學校考試那天,家裏特地煮了雞蛋,隻給他們倆吃,大家看著都流口水之類的情節;什麼為了他們來上學,爸爸特地給自行車打了座椅,生怕有一根刺紮到孩子們,反複打磨,結果傷了手還藏在身後不讓他們發現;還有什麼奶奶和媽媽為了給他們縫衣服,隻能借著光,兩人摸黑縫衣,手上紮了不知道多少個洞……

人家也就是添油加醋,他哥可能是加了三碗米飯。

知曉全部真相的寧知星隻想說,這些分明隻有前半部分是真的,以她的眼光,多少覺得這些全都堆疊在演講裏有些浮誇,可卻偏偏好像觸動了每一個人的心。

其實這就是時代的差異性了,這又不是後世娛樂大爆炸的年代,能看到的信息根本不多。

後世的人們是什麼人?那是經曆過早年看個綜藝節目都要被迫聽一聽選手們背後的故事,差點沒把娛樂節目當做比慘大會的人們。

當感動闕值被拔高以後,人便也不那麼容易被感動了。

所以寧知中所講的這些,簡直是直擊大家的心,這哪怕在大河村巡回演講一遍,估計都會有人流淚。

寧知中的演講終於結束了,教室裏已經變成了眼淚的海洋,寧知星沉默地接過了來自哥哥的“接力棒”,她的心底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我想和大家說一說,我和哥哥的學習方法。”寧知星有些猶豫,總感覺自己再把配料往裏麵一灑,今天大家的眼睛都能紅腫,可是不加,又好像不夠力度。

猶豫之下,她還是繼續了之前的計劃:“大家都知道,燈油不便宜,我奶奶總是隻舍得把燈油給我們用。”

寧知星隻見她一說燈油,台下好幾張熟麵孔便抬起頭,唰唰兩行淚就下來了。

“我們舍不得燈油,就想出來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早點起床,我們可以借著早上太陽升起的光念書。”寧知星在係統裏看過了不少後世的材料。

經過分析,她發現除了學習方法外,能夠迅速提高學習成績的,那就是“壓榨式”學習,所謂的快樂學習當然很好,隻是那適合的是教育資源多的地方,起碼現在長水縣,是沒這個資格說什麼快樂學習的。

君不見後世還有不少高考工廠,那是每天早起念書,讓學生的生活被讀書充滿,甭管是不是應試,事實證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多做多練那就能多少提高成績。

鐵石心腸寧知星按照劇情往下說:“為了能節約光,我和哥哥一定要把文章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