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所謂清創(1 / 2)

有一種反複發作的箭傷那就更加恐怖了,受了那樣箭傷的人,雖然立時並不會死,可看似康複的傷口之下,卻危機四伏。傷口時有潰爛腫痛,總是好了又壞,清理了又好,反反複複,周而複始。

這樣幾次下來,這人也就完蛋了。

其實不要小看古代的冷兵器,尤其是作為進攻性武器的弓箭,威力那是相當巨大的,至少不是區區肉身就能抵擋得住的。

冷兵器時代,礙於技術落後,武器種類偏少,人們就開始在有限的兵器之上動歪腦筋。

比如,箭矢的箭頭,往往做成三棱形的、倒鉤型的,都是紮進去就能帶出一串肉來的,絕對是致命性的打擊。

再加上一些淬了毒的,抹了朱砂粉末的,砒霜粉末的,就更不必提了。

其二,就算是一時沒有擊中要害部位,箭傷的後遺症也是不可小覷的。仔細想想古代的醫療水平就知道了,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一個小小的傷口感染便極有可能要人性命。

更別提是箭傷這樣的開放性傷口了,能用金瘡藥粉湊合著把傷口糊上就已經是大功德了,徹底清創幹淨是想都不要想。

那個時候,很多傷兵連包紮都輪不上,能在傷口上撒一層藥粉就已經算是恩德了,這樣的藥粉,一般作用不大,止血估計沒問題,可愈合就比較麻煩了。

古代相傳,關羽曾經受過箭傷,即便是把箭頭取出,還是高燒不減,疼痛異常。

於是,有神醫華佗為他腕肉清創,在沒有麻醉藥也沒有止疼藥的古代,關羽就這樣氣定神閑的忍過了整個過程,英勇的行為,還傳為美談。

當然,那是經過小說美化的情節,真是的情況是,無數的戰士、將軍都因為無法做好傷後清創,死於各種並發症。

比如敗血症,腐爛生瘡,熱毒都是以古代的醫療水平無法根治的。

別說是關羽,就是金尊玉貴的王侯公爵,受了外傷也是很痛苦的事情,這倒還是其次,更有甚者,還有因此喪了性命的。

就像著名女皇武則天的長子李弘,大概就是死於墜馬之後受傷落下的後遺症。

古代既沒有止疼藥,又沒有麻醉藥,雖然有華佗研製的麻沸散,不過,從古書的記載上來看,這種技藝並沒有被廣泛的使用,造福傷者。

從古代人的理念上來看,他們也根本無法接受外科手術,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正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改動。

古代人連頭發都要結成發髻,絕對不會輕易的剪短,要讓他們接受剖開皮膚,取出異物,這樣的事情簡直是想都不要想,根本沒有可能。這就好像是從人拉馬拽一秒飛升成坐了火箭,完全是劃時代的跨越,沈安就是說破了嘴皮子,他們也不會答應。

更可怕的是,你們以為古代的箭頭是幹淨清潔的嗎?

不是!

絕對不是!

應該說,古代根本就沒有一個健全的衛生觀念,那箭頭戳進人體,簡直就是一個活著的細菌培養皿。

上麵沾染了多少病菌多到數不清。被這些細菌侵入的機體,也許一年兩年扛得住,時間長了,一旦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各種病痛就找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