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房二的閃光點(1 / 2)

結果呢?

玄齡等了整整一天,這天上真是萬裏無雲,連一塊烏黑的地方都沒有,哪裏有要陰天的跡象,這才意識到,又被這個老狐狸擺了一道。

要說這朝廷上最狡猾的大臣,當屬宋國公蕭瑀,仗著自己體麵的出身,在朝堂上他可沒少亂攪和。

就在昨天,在商量誰來進宮呈送卷冊的時候,蕭瑀忽然撫摸著膝蓋,艾艾訴說,什麼他如今已經年逾古稀,漸漸力衰體弱,就這條腿啊,那膝蓋腫的像拳頭般大小,已然罹患了老寒腿。

現在這條腿疼的要命,相信明日就要落雨,大家都多注意著點。看似是關心同僚,其實是在推脫責任。按照人人有份的原則,駐守淩煙閣的幾位重臣,都要輪流進宮去呈遞卷冊。

這是個苦差事,人人都知道,全都避之唯恐不及。這不,這次正是輪到了宋國公。

對此人的陰險狡詐,玄齡早就有了解,他就知道,這個老頭子不會自己乖乖的進宮麵聖。

這個人啊,他就是活的太滋潤了,這也沒辦法,誰讓人家命好呢?

輕而易舉的就能有官做,還一上來就是大官,官當的不高興了,罷官也是隨隨便便的事情,關鍵是,在隋末喪亂之時,還一下子就看清了局勢,站穩了李唐。

這一下子,又平穩上升為國公。

別看他自己把這個國公的身份看的比較淡,可這是很多人奮鬥了一輩子都求之不得的差事。

自從李世民當政,他的日子雖然沒有以往那樣滋潤,畢竟,李世民不是個喜歡養閑人的君主,就像蕭瑀這樣的自在閑人,要想保持存在感,隻靠吃酒玩樂是不行的,總也得自己找點活幹。

說到蕭老爺子能勝任的活計,這不是又送到眼前了,作為前朝皇族,那些前朝的典故,還有誰能比他知道的更多。

這一下,老爺子的差事算是找到了,他見天在淩煙閣裏讀書寫字,倒也合了李世民的心意。

耳根子終於清靜了,人也舒暢了,終於不用再聽蕭瑀那些奇談怪論,之後被氣的鼻孔冒青煙。

蕭瑀嘴巴不饒人,年紀一大把,還小氣的要命,李世民比他小三十歲,也是時常對他無可奈何。

懲治他吧,沒有必要。他這人雖然嘴巴壞,講話不中聽,可也不犯原則性的大錯。

更何況,蕭瑀已經七十多歲了,是自己父親輩的人,對於他,李世民還是忍讓居多。

蕭瑀對李世民避而不見,這真是一項對大家都好的事情,不過,皇帝陛下的耳朵清靜了,各位同僚可就被徹底拖累了。

看著比自己還大十歲的蕭瑀,在眼前哼哼唧唧,房玄齡就明知是個鍋,也還得接下來。

可是接了這個鍋,玄齡還是有幻想,或許,蕭瑀也不是說謊,或許,明天真要落雨,讓蕭瑀呆在家裏,還算是做善事了。

如今,麵對昏黃的天空,他隻能讓天長歎,這天都快黑了,大雨在哪呢!

當他回到梁國公府,坐到了飯桌前,鬱悶的心情還沒有平複。

老盧等了他半天,才見他回來,熱情的把他迎了過來,卻見他幾乎沒吃幾口菜,不免氣憤。

“老頭子,你怎麼不吃啊!”

“難道,陛下又給你臉色看了?”

盧氏偏著頭,小心的試探,夫妻三十載,盧氏對他太了解了,知道他是個天塌下來都不怕的人,如今,能讓他板著臉,連飯都吃不下的,就隻有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