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李佑原確實是想從張美手家弄點好吃的帶進宮的,要知道,終日悶在皇宮裏,就是頓頓吃鮑參魚翅也是有厭倦的一天。
這一點,李佑最是清楚不過。他齊王府的夥食也算不錯,他又非常注重飲食,每天幾乎都是變著花樣搞些小菜吃吃。
可是,饒是這樣,他也早就厭倦了王府庖廚的廚藝,原因無他,就算他學了新的菜肴,可是,手法還是那一套老的手法。
也就是說,做成成品之後,味道也會大同小異。所以,在這一點上,李佑是充分理解父皇的。
就算是皇宮裏的庖廚使出了渾身解數,用心用力的做好吃的,可他們的手藝也還是老一套,做不出心意。
很多時候,反倒會適得其反。用心做出來的大餐,說不定味道還不如皇城外的小店。
那些風味小吃,倒是更吸引人的眼球,讓人胃口大開。早年間,李佑就聽聞,父皇喜歡吃張美手家的菜肴。
往年,每逢中秋、上元,世民就會招呼宮裏的太監到張美手家訂酒宴,正好他們家也有這樣的業務。
每到重大節日,不管是堂食還是外賣都可以選擇,店裏預備的庖廚也比平常多幾倍,時刻準備著應付達官貴人預定酒席。
店裏可以根據客人們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菜肴,再有店裏的小廝統統送到各家各戶。
完全的一站式服務,體貼周到。
至於皇城這邊的訂餐,店裏自然是百倍精心,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廚師,做最拿手的菜肴。
當然了,運送這件事就用不著他們了,隻需要由宮裏的小太監們代勞即可。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前提,想要入宮搞事的李佑才想起了這個地方,本來,他的計劃是弄些小吃帶進宮裏。
既表達了心意,攜帶也方便些。
誰知,那店老板一見是酒中好手齊王李佑來訪,登時就把店裏的好酒全都擺出來了。
硬拉著他推銷,大有你今天不買我的酒,你就別想走的意思。要不是這個原因,李佑也並不想搬這十裏香。
不過,買酒這事倒是把店老板聊天的興致給勾引起來了,他拉著李佑,說了許多閑話。
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魏王李泰,這還真是意外之喜,進店之前,他絕對沒有想到,區區一家酒樓的老板,居然能知道這麼多的內幕消息。他準備的是另一套說辭。
大約也和李泰的這些破事有關,不過是用了另外一套借口,不過,那個時候,他還稍微有些為難,因為這些消息都是他四處打探出來的,來源不明,更是不能把消息源透露給李世民,所以,張美手家的老板,多嘴多舌,反而是救了他的命了。
這樣一來,就算是日後有人調查,也可以保證李佑絕對安全,因為,今天他在甘露殿所說的話,完全沒有超出老板說的範圍,就是查也查不出來。
更貼心的是,為了讓張美手家的老板形象更加光輝些,不要被李世民秋後算賬,他已經把老板說的那些話稍加修飾,讓他顯得不是那麼……牢騷滿腹了。
說到底,這些話也全都是魏王府的人傳出來的,若是想找多嘴的人,也要到魏王府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