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這些日子,你可有認真反省?”李泰和承乾均已落座,一聽的這話,承乾立刻緊張起來。
他知道,隻要李世民開始說話,就意味著關鍵的考驗來了。
他板正了身子,殷勤應答:“回稟父皇,兒臣這些日子閉門不出,已經屏退了東宮大部分的閑散人員,隻留了日常在身邊伺候的幾人。”
“除此之外,隻因的東宮內不好舞刀弄槍,兒臣便於書法上更加刻苦,日常書寫練習,每日都要寫千餘字,兒臣覺得,水平已經精進了不少。”
讀書寫字?
他還知道做這些事情?
心情陰鬱了很長時間的李世民,臉上終於有了點笑模樣。
他捋了捋胡須,不論怎麼說,以承乾孔武的個性,他還知道要好好念書,就已經是在反省了。
李世民很明白,不管是多麼嚴厲的處罰,若是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也是徒勞。
隻要李承乾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就比什麼都珍貴。
“都讀了什麼書?”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兒臣從小就喜讀漢書,這些日子,兒臣不得出東宮,也屏退了那些閑人,便想起這部書了。”
“於是,就依著自己的理解,做了漢書集注,十日下來,都可以集成一卷了。”
“算算也確實有幾千言了。”
承乾在講述這些天的作為,李世民認真的聽著,頻頻點頭,說起這漢書,李世民也想起來了。
小的時候,承乾也是雅有學問的那種人,不止身子長得壯,書讀的也不錯。
尤其是對漢書很是著迷,若是承乾不提起來,李世民都已經很久沒有見到承乾讀漢書了。
能夠恢複兒時的愛好,或許說明,承乾還是有救的。
“都是你自己寫的?”
“那是自然,都是兒臣讀書的心得,怎會假手他人。”
“父皇若是有興趣,兒臣已經把這卷書帶來了,如若父皇能夠稍稍閱讀,給兒臣一點指點,那兒臣真是不勝榮幸。”
李世民樂的嘴巴都咧開了,承乾見狀,立刻行動,命人將他的傑作拿到殿上來。
人就是要有先見之明啊!
看到李世民展卷閱讀,欣欣然的樣子,李承乾便這樣想到。禁足的這些日子,對於他來說,當真是度日如年。
反省是不可能的,但是,經了李佑的提醒,他也終於打起精神,開始動腦筋了。
沒辦法,這一次他在李世民麵前全麵翻車,在朝廷上丟了大醜,都是因為李泰的陰謀詭計。
禁足總有解除的一天,若是他還想繼續當這個太子,那就必須努力做準備。
所謂文治武功,武功這方麵,他自認已經沒有什麼可努力的空間,畢竟,李世民知道他武藝上佳,他就是再多練一套拳法,或者把箭術練的再精進一些,也沒有什麼大用處。
因為,這個方麵,已經無法喚起李世民的注意,他已經沒有多少新奇。
既然武功沒有什麼用,也就隻有從文治上麵入手,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
也就是說,所謂的漢書集注也隻是為了博取李世民寵愛的工具而已。
這也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在李世民這裏,諸皇子的各種表演,實際上都可以被看成是工具。
隻是手段的高與低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