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榮把李泰的命門交到了長孫的手上,跟隨李泰多年,他太清楚,這東西到了長孫的手裏,對李泰會造成何等巨大的傷害。
然而,他還是這樣做了。
坐在長孫安排的馬車上,他不斷回想這一段時間,他的所作所為,說實在的,就在一個月前,他還從沒想過,他會背叛李泰。
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照實說來,李泰對他不薄,他一直跟在李泰的身邊,沒有吃過多少苦頭。
李泰這人的性情有些陰晴不定,不好捉摸,這是他的缺點,可這樣的性情卻並沒有發揮在他何榮的身上。
想當初,派遣何輝去東宮潛伏的時候,也是因為他看重何輝的辦事能力,認為他可以勝任,才讓他去的。
至於派出弟弟,留著哥哥做人質,這都是附加的一些條件,並不能算作是主因。
就在不久之前,何榮還是很忠誠的奴仆,在魏王府也是可以算上一號的。
說不定,就連李泰都從來也沒有懷疑過何榮的忠誠。作為一位多年的忠仆,做到堅決的背叛,其實是很困難的。
一直到今天以前,他其實都在猶豫,他想要去請求李泰,能夠救出何輝。然而,他說不出口。
在李泰自己還是一片混亂,無暇顧及他的時候,長孫就已經先一步聯係了他。
在他還無知無覺的情況下,長孫就已經開始庇佑何輝,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他送上來的照顧,何榮總不能推開。
關鍵是,這個所謂的照顧也成功的證明了,長孫在掖庭的勢力。若是何榮按照他的要求行事,那大家就是朋友。
可若是反過來,何榮不合作,那上一刻是朋友,下一刻就可以變成敵人。
長孫一隻手就可以把何輝捏碎,不會有任何的猶豫。
於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何榮也是被逼上了賊船,就是想下都下不來。
本來何輝的命就懸於一線,十分危急,長孫就是他的救命稻草,若是再得罪了他,何輝隻會死的更快而已。
他們的一番努力就全都白費了,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可以說,何榮都是沒有多少選擇的權力的。
他已經開始和長孫合作,就沒有再轉向李泰的可能。李泰不是個心胸寬廣的人,必定容不下他的背叛。
而長孫,他已經先一步下手了,而且是他主動聯係了何榮,這種情況下,何榮是沒有可能選擇不合作的。
再者,還有身在掖庭的何輝的想法,何輝把何榮親手縫製的腰帶交給了長孫。
這個東西代表的分量有多麼重,何輝心知肚明,他能夠把腰帶交給長孫,這就證明了,早於何榮,他就已經選擇和長孫合作。
於是,何榮也不得不尊重弟弟的想法,所以,可以說,他從一開始就是沒有退路的。
在見過了長孫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問題總是縈繞在他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他不是沒有想過退縮,誰願意以身試險,而且還是極有可能失敗的嚐試?
他也是個普通人,在擁有凡人的愛恨情仇的同時,也畏懼死亡。他很清楚,一招走錯,等待著他的就隻能是這樣的結局,不可能有其他的結果。
於是,他總是在思考這些問題,想著能夠找到一個萬全之策,既能夠拯救弟弟的性命,同時還可以把自己解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