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沒有威脅過她嗎?
他們難道沒有想過要了這老婆子的命嗎?
都有的!
他們不止想過,也曾經嚐試過,要不是蕭後機智化解,軟硬兼施,哪有命盼到唐軍攻破突厥大營的那一天。
這其中需要多少堅持隱忍才能做到,許多人恐怕都沒有認真的想過。
於是,得還長安的蕭氏,整日裏就是笑著,在她的臉上,你時常可以看到,那種淺淡的,充滿了欣慰的笑容。
別懷疑,你沒有眼花,蕭後確實在笑。
為什麼不笑呢?
天知道,在無窮無盡的隱忍堅持的背後,蕭後也曾經灰心喪誌過,唯恐並沒有人能夠來救她。
所有的努力全都會付諸東流,她在突厥,一呆就是好幾年,可就是在這樣困難的境況之下,她也沒有把身上最寶貝的東西給人。
那就是無上的珍寶,那塊缺了一角的傳國玉璽!
這樣的寶貝,突厥人也是想要的,她本可以把這東西交出去,或許還能換個平安,再也不用擔驚受怕。
可是,她卻沒有這樣做。
她把傳國玉璽完完整整的帶回了中土,這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也隻有她自己知道。
當然了,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所以,他才給予蕭後極好的優待,賜房子,賜錢帛,雖然蕭後不能封個國公之類的名號,不過,李世民提供給她的待遇早就超過了國公級別,毫不諱言的說,就和高陽她們都差不多的。
是正一品的封賞,一點不摻假。
雖然李世民比蕭後年輕多了,都可以當她的兒子了,可是,李世民卻很喜歡和她談話。
毫不諱言的說,蕭後的見識絕不是他後宮的那幾位可以比擬。
這兩年,隻要李世民去洛陽避暑,總是要帶著蕭後的,一來是她年紀也大了,實在是受不住長安的酷暑。
再加上,她的腿腳還算可以,不趁著行動還自如的時候多玩一玩,又更待何時?
其實,大唐的洛陽和大隋的洛陽又有什麼巨大的區別?
蕭後雖然願意跟著,其實,這地方對於她來說,還真的沒有太稀奇。
小桌上放著棋盤,已然已經鋪滿的棋子,顯示著棋局已經進行了額有一會了。李世民執著白子,有些踟躕。
抬眼看看蕭後,老太太端著手,連棋子都沒有拿起來,滿眼都是笑容,絲毫也不著急。
這個老太太,她不會還想故技重施吧。
他的棋藝遠遜於蕭後,這是李世民自己都看的很清楚的事實,可是,每每兩人對弈,蕭後也有對付他的絕招。
按照李世民的估計,蕭後的水平至少比他多個三招吧。也就是說,他出一招,蕭後至少把後麵的三招,甚至是五招都想好了。
想好了之後,她就縮著手,微微笑著,等待李世民出招。
她從來也不用淩厲的攻勢直接取勝,也不會用虛偽的手段,促成和棋的局麵。
而是另辟蹊徑,讓李世民自己看出贏不了,進而用其他的事情把棋局打亂,以至於,造成不必再下的結局。
這樣,李世民也保全了麵子,蕭後也不會得罪人,一切都在心照不宣之中進行,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