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蠢蠢欲動魏王府(1 / 2)

一來二去,時間長了,李世民也就知道,李泰對於去洛陽避暑並沒有興趣,幹脆不叫著他了。

李泰不去,他府上的大小差役自然也要留在長安,別人怎麼想,卻不知道。

有一個人一定是相當樂於看到這種結果的,那就是趙國公長孫無忌。李泰不走,何榮就不會走。

他們都不走,魏王府的消息就會源源不斷的傳到他的耳朵裏。

何榮辦事妥當,自從上次交換了八卦格之後,前兩天,他已經又送來了一些消息,雖然對長孫無忌來說,這些消息並沒有什麼重要的作用,不過,何榮的心意他是很清楚的。這是在向自己示好,告訴長孫,我一直都在履行義務,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

隻要有大消息,一定會第一時間送到長孫的手上。長孫很欣慰,他果然沒有看錯人,這個何榮,是個識時務的。

以後還有大用處,為了安定何榮的心意,同時也讓自己心安,長孫已經吩咐了掖庭那邊,給何輝送去了一些上好的吃食。

其實,對於他們兄弟來說,更好的處置方法是,何輝仍然掛在掖庭的名下,卻可以承擔出宮的差事。

比如對外采買,或者是往來跑腿之類的差事,這樣他們兄弟就可以時不時的見一麵。

以長孫的能力,這樣的事情也是辦得到的,完全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可不管是他還是何榮,全都沒有提起這件事。

原因無他,何輝是犯了事才進入掖庭的,而且,是被李世民親自點名,送到裏麵去的。

不比其他人,也許,李世民自己都已經忘記還有何輝這麼一號人,可是,長孫不能忘,何氏兄弟也不能忘記自己的身份。

雖然在長孫的庇護下,何輝在掖庭裏的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舒坦的,沒人敢欺負他,更沒人敢差使他去做重活累活。

可是,他們能運作的範圍,也就僅止於此了。

想出去?

那是門也沒有,想也不要想。

一旦何輝踏出掖庭的大門,這件事就瞞不住了,說不定就會傳到李世民的耳朵裏。

到時候,你猜,李世民會怎麼想?

是以,就算人人都知道,何輝能夠踏出掖庭才是最好的處置方式,卻誰也不敢真的那樣做。

何輝應該衷心感謝哥哥,多虧了何榮脖子上長了一顆精明的腦袋瓜,也會辦事。

不需要長孫多言,他就知道,怎樣辦事才能讓長孫放心,同時,對如何在魏王府搞到更多的消息,甄別哪些消息才是長孫最需要的,他都心中有數。

這不,長孫並沒有把在虞國公府的交談透露給他,沒過幾日,他就送來了韋挺的消息。

這叫做什麼?

這就叫做心有靈犀!

長孫捧著那張薄薄的絹紙,撫須大笑。

“好啊,好啊!”

“韋挺,沒想到,你竟然如此聽話!”

嚴格說來,在虞國公府治喪的時候,長孫並沒有刻意的使用什麼陰謀詭計,他用的全都是陽謀。

不過是編造了一些太子在東宮的作為,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雖然消息是假的,可若是韋挺和李泰心裏沒鬼的話,又怎麼會單單的把這些消息聽進了心裏。

尤其是韋挺,一開始和長孫接觸,還裝的謙謙有禮,一副不願意做過多牽扯的樣子。

後來聽到他說承乾在東宮日日練武,恢複體力,這才開始重視長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