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如果說,廢黜太子的消息讓在場的大臣們陷入了迷茫,那麼,流放的消息就徹底讓滿朝文武瘋狂了!
齊州?
這地方雖然距離京師並不算遙遠,有個零陵郡王的名號,也不算是一擼到底。
但零陵王這個稱呼實在是危險至極,曆史上,許多被廢黜的皇子,甚至是前君主都得了這個榮譽稱號,但是,他們的下場幾乎都是死於非命。
而且,這種死亡距離被廢除的人,還不太遙遠,幾乎就是一年半載的事情。
看似李世民是保全了承乾的待遇,可同時,人人都可以看出,他已經成為了一顆棄子,完全不具備競爭力了,可以一邊歇著了。
然而,身為一個皇子,還是前太子,自此之後就變成了棄子,不說別人會如何想他,他自己又如何接受這樣的落差?
狠心人啊,李世民。
長孫無忌默默無言,應該說自從踏入了大殿,他是幾位老臣之中,說話最少的。
除了幾句陛下聖明之外,幾乎就沒有言語,甚至還不如陰陽怪氣的蕭瑀。
人家還發表了許多高論呢,雖然並沒有說到點子上,也全都是奉承著李世民說的。
其實,這倒是個很奇怪的點,要知道,蕭瑀是個辦事隻看自己心情從來也不管別人死活的。
若是他從內心並不認同李世民的想法,就是滿朝文武都高呼聖明,他也不會附和的。
就因為這個臭脾氣,他和李世民都不知道吵了多少次,以至於被貶官,他也從來沒有怕過。
蕭瑀的骨鯁和魏征的那種還不同,魏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李世民當個稱職的皇帝,做千古一帝,曠世明君。
就算李世民的內心並不堅定,但魏征也會給他架到那個地位上,不讓他反悔的。
可蕭瑀不同,他對李世民如何當皇帝,本質工作做得如何,根本不關心。
他隻求心中的公理能夠得到彰顯,實現了更好。
這樣正直的人,關鍵時刻,怎的沒有發表反對意見?
雖然剛才在東朝堂,他也說的很明確了,他確實認為承乾不再適合當太子,可李世民現在是把承乾異地安置了啊!
難道,針對這樣的處置,蕭瑀也不打算發表任何見解嗎?
還是說,蕭瑀也早就屬意他人,並不打算再支持李承乾,所以幹脆就不費這個口舌了。
一瞬之間,長孫無忌的麵前掠過了無數往事,十年前,仍是他們這些人,輔佐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不隻是成全了他,也成全了他們。
當時,秦王府的每一個人心裏都憋著一股氣,他們的眼睛盯著東宮,那種煎熬的感覺,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隻不過,那個時候,他們是屬於失意的秦王府,他們要做的就是從守成的李建成手裏奪取大位。
甚至於,從開始計劃的那一天開始,李世民盯著的就不隻是太子之位,他隻想一步到位而已。
當皇帝,施展抱負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然而,那個時候,從沒有人去探討一下,李建成的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他對李世民的敵意就是不應該的嗎?
麵對李世民的步步緊逼,他如何不緊張,不出招就不是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