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預防,絕對是物有所值的努力,別的不說,若是放任不管,對天象的變化毫無準備,那洛陽城以及當地的各級衙門將會麵臨什麼樣的境況呢?
不隻是百姓們的人身財產會受到極大損害,災後的安置也是李世民和一幹朝臣需要操心的事情。
李世民是勤政愛民的君主,他絕對不會放任百姓們受苦受難,卻無動於衷。
以往,每有災殃,他都會開倉放糧,維持受災百姓的基本生計。除此之外,投入一部分錢財賑濟災民。
要把這一套救濟工作都做好,沒有流水的錢糧是絕對辦不成的。相比來看,聽從了沈安建議之後做的準備工作,所有的耗費都是可以預計的。該浪費的地方就浪費,能夠節約的事項就盡量少花一些。災害過後,仔細算算,朝廷節約了好大一筆開支。
毫不諱言的講,這些都是沈安的功勞。要不是他冒著巨大的風險,言明此事,洛陽的鄉民肯定要遭受大災大難,朝廷也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看一個人究竟品質如何,不要聽他說了什麼,關鍵是要看他做了什麼,作為一個明君,李世民深諳這個道理。
如果說,這之前,他對沈安還有疑慮,擔心他是不是存著歹心,或者是有其他的陰謀詭計。
亦或者是為了功名利祿才在自己的麵前跳的這麼歡,經了這一次,就連一向謹慎的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認,這個少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
既是如此,李世民越發認為,要給沈安一些獎賞,不能讓他白白的為朝廷出力,一點好處也撈不到。
此前幾次相見,他也曾幾次打探,希望能夠了解,沈安究竟想要什麼,很可惜的是,雖然他表現的很坦誠,可沈安卻隻是要求建立炸彈作坊,教授學生們製作技巧,其他的,可謂是任何要求都沒有。
這可怎麼辦?
照實說,以沈安的能力,他現在的官位是有些低了,再加上,呆在善和坊那個地方,隻做著看井差事,實在是有些屈才。
李世民總是想給他換一份差事,至少也要穿上一身綠色官服才行。唯是沈安自己對升官這件事毫無興趣,李世民也隻能作罷。
沈安越是拒絕,李世民就越是對他高看一眼。別家的小郎君若是聽說能夠升官,早就樂嗬嗬的接受了。
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堪當其任,隻要接受就好了。雖然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但是能毫不費力的獲得升遷的機會卻也是不容易的。
誰能拒絕?
或許,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然而,沈安就敢拒絕,這隻能說明,要麼他就是目標遠大,不看重一時得失的陰謀家。
要麼,他就是真正的清心寡欲的人,這種人雖然很少見,但也確實是存在的。
隻是,沈安這種類型的,更加少見而已。
一部分對仕宦沒有興趣的人,大多選擇歸隱山林,亦或者是過著閑適的生活,反正有李世民的照應,錢財這方麵是不需要擔憂的。
但是,像沈安這樣,並不想要當官,還做這麼多事情,耗費這樣多心力的人,就著實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