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自我感覺良好(1 / 2)

長孫無忌就是看出了這一點,才冒險推動此事,甚至不惜製作各種偽證,就是因為,現在正是一個絕佳的時機,錯過了,很有可能就會釀成大禍。

反正承乾已經被廢了,趁著這個機會把李泰也一起拉下來,這樣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讓李治名正言順的上位。

唯有一點是李世民還有顧慮的,那就是李治還太小了,不滿十歲,就算把他扶上太子之位,他麵前的路還太長,太長。

那些年長的哥哥,絕對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有人要跳出來鬧事,而這個時候,李治還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隻能由李世民來親自庇佑他。

很顯然的,這就加重了李世民的負擔。

但是,事情已經被推動到了這樣的地步,他也沒有退路了,隻能一味的向前。

作為一個君主,時常也麵臨著左右為難的局麵,他們雖然擁有無上的權力,卻也不能成為萬物的主宰。

很多事情的發展,甚至是延續自己血脈的兒子,都不可能按照他的設想,健壯的成長。

他也隻能是在諸多可能的惡劣後果之中,選擇危害小一些的。

李世民連連放逐兩位嫡子的壯舉,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李泰的那些追隨者,不是被流放,就是左遷,被打發到了鳥不生蛋的地方。

這一舉措簡直是震驚四座,非但沒有讓人氣很旺的魏王李泰繼任太子,還把他放逐到了均州。

雖然他們也聽說,在李泰的府裏發現了一些違禁之物,可這一切來得也太快了些,完全沒有一點點準備。

也就是兩天的功夫,李世民就把該做的事情全都做好了,既沒有給朝臣們進諫的時間,也沒有要參考其他人意見的想法。

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他的身邊還有支持者,就是他的內兄,趙國公長孫無忌。

在整個廢立過程中,長孫無忌都沒有走開,他鞍前馬後,一直用心的操持,顯然,長孫是了解事件真實內情的人。

或許,所有的行動都不是突然而來,而是準備許久的,李世民的做法,幾乎沒有給人提異議的機會。

很多朝廷上的大臣,甚至是魏征這樣的重臣都沒有想到,李世民會一舉將兩位皇子同時流放。

他們雖然都還有相應的皇室待遇,卻也和流放官員差不了多少。他們的將來,必定是一片黯淡。

但是,基於這件事發聲的人也不多,聲音也一點都不大,李承乾被廢基本上在朝臣之中已經有共識,是遲早的事。

大家不說話也屬正常,可李泰也一起被放逐,卻沒有人替他說話,這就很尷尬了。

隻能說,作為一位君主,李世民還是對朝廷的掌控力相當的強,以至於他做出的決定,就算是有爭議的,大臣們也不敢太過置喙。

到頭來,還是他自己說了算,就連魏征這樣經常給他提意見,些微小事也不放過的人,這一次也沒有搶到說話的機會。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李世民把兩個皇子全都甩到了一邊,幾乎什麼也沒有做。

當然了,魏征也是有私心的。從本心來講,他更支持承乾當太子,既然承乾是無論如何也不中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