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跟著他繼續幹的,他也不攔著,可以先投親靠友,安頓一陣,他會按月發錢。
等到他的新宅院劃定了,他們這些仆從就可以到新宅院幫他操持。
在這期間,沈安自己先住到東宮去,等到一切都收拾妥當,甚至是待到和金金的婚禮舉辦完畢,再正式入住。
不願意繼續做仆人的,他會按照正常的程序,放免了他們,讓他們成為白身,並且給一部分的遣散費。
當然了,這些人今後過的好不好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了,也不能再麻煩他。
還有一部分人,便是既不願意離開善和坊,又不想去做別的差事,尋一條別的出路的。
這些人,沈安也有安排,隨才任用就是了。
他們本就在善和坊當差,這口禦井一看就是好幾年,熟悉的不得了,甚至比他沈安都熟悉。
隻需要讓他們留守,等待新任的都水謁者就可以了。
反正他們的業務熟練,也不需要重新培養,新任的官員,應該是很喜歡他們的。
更不要提,哪個官員住在沈宅這樣的大宅院裏,都會開心的不得了。
要知道,沈安為了住得舒服,對這裏也是進行了不少修繕,雖然整體上沒有大改,但絕對算得上是長安城裏一處條件相當好的宅院了。
誰知,他把這樣的計劃宣布出去,得到的結果卻和他預想的完全不同。
除了一小部分願意留守在沈宅,等待新任官員的人,這些仆從,一個兩個,老的少的,全都不願意回歸民間。
沈安初時不解,放免他們當良民,這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大好事嗎?他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麼,更不收錢,摸著良心講,他已經算是長安城第一號大善人了吧。
這樣的好機會,為什麼不把握?
這當然是他這個外來戶才會有的疑問,等到眾人散去,芙蓉他們上前,一番解釋,他才了解到其中的奧秘。
沈安能夠放免他們,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問題是,他們到了民間如何生活。
這可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要知道,別看很多人在府上手腳麻利,樣樣活計都拿手。
可真的放到民間,他們的生存本領完全沒眼看。
首先,別的不說,他們會種地嗎?
吃得了耕耘的苦嗎?
芙蓉一提這事,沈安也恍然大悟。
他雖然在這方麵沒有經驗,可他是個讀過書的人,他的這些仆人不就和紅樓夢裏的小廝丫鬟一樣嗎?
雖然在榮國府裏做的也是伺候人的活計,可要說辛勞,是絕對算不上的。
尤其是丫鬟,哪一個不是滿身的珠寶首飾,粗活重活一個不做,細皮嫩肉水蔥一般。
再看農夫農婦的手,哪一個不是粗黑幹裂,背後付出了多少辛苦,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再者,就像之前提到過的,在大唐,農夫農婦得生活可著實算不上是好的。
一年四季,說不定連一件完整的衣衫都混不上,穿的都是短打,什麼上好的布料,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別家不說,隻看看他的府裏就知道了,他的小廝婢女不論是穿戴還是吃食,都可以說是相當豐富了。
這樣的生活,隻靠這些人的雙手,是很難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