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點就通(1 / 2)

而李世民,顯然也被沈安的話驚到了。

他從來也沒有想到,所謂的辦法,需要把膿血全都釋放出來,仔細想想,似乎也真的是這個道理。

有的時候,他自己都能感覺到,膿血就藏在肌膚的下方,時而聚合,時而分散。

所以,以他的經驗看來,他也知道,膿血肯定是位於肌膚的下麵的。要想取出來,劃開肌膚,似乎是無法避免的。

但是,朦朧之間,他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卻也不能肯定,或者說,他也想不明白,沈安究竟想要用什麼樣的辦法去操作這件事。

聽了沈安的解釋,他明白了一些,但是決心也動搖了一些。

這一點,從他臉上逐漸浮現的猶豫神色就可以看出來,沈安也不是糊塗人,立刻上前繼續解釋。

如果李世民信念動搖,對於他來說,才正是合了心意。

“所以,陛下,若是想放出膿血,相應的就要劃開陛下的肌膚,這自然是一件危險很大的事情。”

“微臣殫精竭慮,披肝瀝膽,一心全都是為了陛下的健康著想,這些日子,微臣絞盡腦汁,隻想著如何能為陛下減輕傷痛。”

“最後,才想出了這麼一個法子,可是,辦法雖然有了,微臣卻不敢開口。”

“這畢竟是要動搖陛下身體的大事,微臣沒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輕易提起。”

“今日,若不是陛下追問到這裏,想必微臣還是不會說的。可陛下既然問到了,微臣也沒有隱瞞的道理。”

“對於這件事,微臣坦言,還需要很多的準備才能實行,現在還不是時候。”

“如果陛下認為,微臣是造次妄動,要處置微臣,微臣甘願領罪。”身子深深的彎了下去,沈安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今日事今日畢,要不要去做這件事,全由李世民自己決定。

若是他覺得可行,那他就回去繼續做準備,如果他認為不可行,不願意冒險,那也好說,今天給個準話,他也就不再想這件事了,順便也絕了李治的心思。

在場幾人之中,情緒最不好的,就屬晉王李治和大太監徐良了。

一個是對沈安的舉動感到十分的疑惑,原本以為他是不敢把手術的事情說出來的。

以沈安膽小怕事的個性,必定會找各種理由搪塞過去,然後,這個酒坊就可以在東宮平穩落地,沒有一點問題。

可現在呢?

一切倒好像是完全反了過來,沈安把這件事抖落出來,其初衷,李治也能理解幾分。

把白酒所謂消毒的功用說出來,也算是給開酒坊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可問題是,隨著話題的展開,他居然沒有及時收住,反而是一瀉千裏,把實話全都招了。

他做好準備了嗎?

在他看來,父皇已經對他如此信任了嗎?

沒有!

從李治的經驗上看,父皇對沈安的信任還遠遠未到可以任他為所欲為的地步。

或者,天縱英明,馬上得天下的皇帝陛下李世民,根本就不可能完全信任他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

這或許是他作為帝王,應該有的生存哲學,也或許正是他的悲哀。

於是,沈安這樣快就把實情說出,無疑是一件很冒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