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當其衝的,就是轉移話題,雖然沈安做的很巧妙,可李治也還是看出來了。
沒辦法,李治實在是太了解他了。
沈安笑笑,知道瞞不了他。
隻道:“殿下明鑒,我做這些事,完全是為了大唐,為了長安城的百姓著想。”
“微臣知道,菰米是長安城百姓度荒時候的重要口糧,可它收成很不穩定。”
“同時,百姓們采摘它,主要是依靠純天然,完全沒有種植的概念。百姓們對待菰米,既不像稻麥,也不像是栗粟,並沒有想要培養種植的意思。”
“對於一項重要的度荒食品來說,這樣當然是不成的,根本無法長久。”
“長安城的荒年,百姓時常是衣食無著,這件事,想必殿下也是略有耳聞。”
李治垂首,表情變得很沉重,即便他不是太子,他也希望在大唐治下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但實際上,一到災年荒年,他們的生活就十分艱難,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
如果能夠因為他的一點點努力,能夠讓百姓們的日子好過一點的話,他又有什麼可猶豫的。
再者,種菜可比開酒坊容易多了,別說是東宮,就是種到含元殿前,父皇也不會反對。
“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辦法當然有,我早就想好了,現在茭白的種植,在沈府已經算是成功了。”
“接下來,我打算能在東宮辟出一塊地方,開墾出來,正式種植茭白。”
“等到品種都穩定了,技術也純熟了,就可以推廣出去,教授百姓們種植。”
“你有這個把握嗎?”李治揣著手,很是懷疑。
依他看來,沈安現在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掰開手指頭數一數,足有三五件。
這還不說,每一件事,他都要操心,非常用心,半點馬虎都容不得。
李治想不明白,他怎麼還有精神去琢磨那些並不是十分緊要的事情。難道,真的是大愛無疆?
沈安也是沒辦法,若是能隻忙自己的事,他當然可以處理的更好,誰喜歡去管李氏父子的那點破事。
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也不能因為要處理他們的事情,就把自己的正事給耽誤了。他看得很清楚,一對一,平等交換,才是談判的態度。
你李治希望我能幫你當眼線,梳理朝政弊病,這些本來也沒有錯,現在沈安也算是正經的朝廷大臣了,為準太子辦事,本也是理所應當。
可問題是,李治對沈安的騷擾是無時無刻,無微不至的。
別人當官食祿,可也有休息的時候,有個清靜,可他呢?
人,現在是被李治搞到東宮來了,一時半刻的,也走不脫,差事呢?李治也都給他安排好了,滿滿當當的。
更可怕的是,除了這些既定的工作,他還要打起精神,麵對這個小娃娃的各種突發奇想。
一般的朝臣,哪有這些煩心事。
所以,沈安就本著,你想占我便宜,我也得占回來的準則,絕對不會待在原地,老老實實的等著吃虧。
現在看來,這樣的策略是很正確的。
看看,慣常給人挖坑,占別人便宜的李治,也是步步妥協,讓他把菜園子搬到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