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曲水流觴(1 / 2)

誠如陛下所說,鄭國公果然是好膽色,總是能仗義執言,從來也不看場合時間,總是他覺得對的就一定要說出來,片刻也不能耽擱。

其實,就算是齊王有什麼妄言妄行,隻要他還沒有危害到朝政,沒有鬧大,緩一步又如何?

又不是這一刻不說馬上就會釀成大禍,何苦呢?

做人不可以這樣尖刻的,李世民已經接連放逐了兩位皇子,魏征這個時候提起這件事,不管他如何狡辯,其背後的目的,大概也是想讓李世民也同樣處置李佑。

這不是在剜陛下的心嗎?

以現在的情勢,就算是陛下恨極了李佑,也不可能動他的。

況且,昨日聽說,他們幾位老臣在輔興坊會麵,相談甚久,幾隻老狐狸,湊在一起,還能談些什麼?

無外乎就是齊王的這點事。

不過,既然他們這些老臣已經見麵了,這就說明,已經對這件事如何處置,有了定論。

別人都沒有出頭,就他老魏非要跳出來,若是如此,他們還談什麼談,不是浪費功夫嗎!

實際上,老臣們定期會麵,李世民全都知曉。這也是他默許的,若不是他們幾個人,李世民絕對不會如此處理。

早就把他們降職、左遷了!

這些人都跟隨自己多年,個個忠心可鑒,雖然身為帝王,李世民對他們不會有絕對的信任。

但是,相對的,相比其他人,他對他們還是很信任的。況且,大唐境內的軍國大事,差不多都需要他們幾個群策群力才能夠處理。

沒事見一麵,也是正常的。

更何況,每次見麵,人員也很固定,也就是說,他們也並沒有拉幫結夥。

這樣也就可以了,完全是可控範圍之內。

徐良搖搖頭,隻得把這項差事記在心裏。李世民雖然氣急敗壞,可也沒有喪失理智。

很明顯的,現在夜已經深了,就算是想見魏征也隻能等到明天一早。可憐的倒是魏老頭,自從上了這道疏,他就一直挺直了腰杆,端坐府中。

憑著他對李世民的了解,隻要他看到了這封奏疏,一定會馬不停蹄的把他召進宮,破口大罵,數落他的種種不是。

新仇舊恨全都一起湧上心田。

結果,白白等了這麼長時間,一個旨意也沒有接到,也不知道陛下會如何處置。

雖說心裏擔憂,可魏征還是吃得飽,睡得香,全然不顧皇宮裏的李世民早就被他氣得暴跳如雷了。

翌日清晨,迎著深秋的暖陽,高陽公主乘著馬車,一路緊趕慢趕的,就奔到了東宮。

自從知道了李治搬到東宮的消息,高陽整個人就激動了起來,以往,她和承乾的關係一般,東宮這個地方,她是許久都沒有踏足了。

如今,李治入住此地,這就說明,今後,他就是這裏的主人了,可惜的是,她也即將要出嫁了。

這樣湊在一起歡慶的好日子,以後是不會常見了。高陽也是個敞亮人,雖然有些遺憾,但她很明白,及時享樂的道理。

現在一切還沒有定局,那就開心為大。

作為沒有舉行婚禮的準夫妻,在一些公開的場合,高陽雖然被允許和房二一同出現。

可是,同車出入還是不太體麵。

於是,兩人隻能分兵兩路,各自前往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