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新宅還需要再進行徹底的修整,一時還不能住人,沈安把沈府的原班人馬都召集到一起,簡單的分配了任務,就把修整的一幹事項全都交給了他們。
在這個空檔,他需要完成的任務還有很多。
別的先放在一邊,炸彈作坊必須迅速重新開立起來,這件事不隻是李治著急,就連沈安自己也很著急。
據他回憶,即便是在這安定祥和的貞觀十一年,大唐的周邊也不是一片安寧的。
需要先進兵器的地方很多很多,可他這裏的炸彈存貨,也隻有五百枚。說句實在話,填牙縫都不夠。
於是,必須立刻把學徒們都召集到一起,加大馬力生產,同時還有一項工作要盡快展開。
那就是下一層學徒的選拔,在選擇第一批學徒的時候,沈安有意自己把控,挑選的都是最精明,腦子最好使的那一類。
因為,這些學徒將要承擔的是更重的任務,不隻是要自己製作炸彈,同時還要負責教授更多的學徒,層層發展。
隨著日後大唐戰事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所需的炸彈數量是相當巨大的。
十幾二十人的小作坊,每天那點產量,如何供給的了。再者,沈安製作的炸彈,也隻是初級的黑火藥炸彈,做工比較簡單粗略不說,攻擊力也比較差。
雖然麵對大刀長矛,已經是碾壓式的新型武器了,可要想依靠它就能夠在戰場上無往不利。
對不起,至少有一件事要滿足。
那就是量大管夠,想把它當成是出奇製勝的秘寶使用是絕對不成的。必須成批量化生產。
這樣才有可能。
於是,他現在麵臨的困境是,不僅缺人,也缺物。李治幫他把作坊開到東宮來,確實是利大於弊的。
在他的庇護下,在炸彈還沒有取得驚天動地的成效之前,它不會因為無知之人的阻攔,就中途崩潰。
沈安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將這項利於千秋萬代的事情辦的更好。
如今,各種閑七雜八的事情也都處理好了,李治也終於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東宮的主人。
沈安認為時機已經到了。
他把學徒們都召集到東宮,其中的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踏足此地,都新鮮的不得了。
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他的學徒之中,也有幾個富商之子,若是按照一般的晉級程序,或許,原本,他們一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入皇城。
東宮這樣戒備森嚴的肅靜之地,更是想都不要想。
而現在,他們不隻是來到了這裏,而且,還能堂堂正正的坐在這裏,享受著宮女太監們的包圍。
他們是真正的客人!
並不是忝居此地,這份榮耀感,夠他們品味一輩子的。
這種感覺和當初與李治一同學習還不同,那個時候,雖然人人都知道,他貴為晉王。
可是,唐朝的大王也是聚居在民間的,和平民百姓,達官貴人並沒有那麼大的隔閡。
事實也是如此,大唐的大王日常飛揚跋扈不食人間煙火的也比較少。總體來說,他們都可以和都城的居民們和諧的相處。
以至於,這些長安城的富戶也並不是特別懼怕大王一級的人物。
可是太子便和大王有決然的區別,兩者的地位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太子是住在皇城區的,他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皇權的至高無上。於是,這些有幸來到東宮的人,全都興奮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