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1 / 2)

蘇沁坐進車子,拿起自己的手機時,上麵顯示著有許多的未接來電,其中最多的是一個尾數好幾個八的電話號碼,這個號碼她自然記得。

想了想她笑著把電話號碼存了下來,跟著先回複了一些好友發來的慰問信息,然後將電話撥了出去。

隻響了幾聲,電話就被接了起來,那一頭傳出容毅溫柔的聲音:“沁沁。”

“電影節的直播我看了,”他的呼吸有點急促:“在我的心裏,你一直是最優秀的。”

蘇沁被這句話給逗笑了,經過大半天的活動她有點疲勞,斜斜地依靠著座椅:“你也是來安慰我的嗎?”

聽到這話容毅就低聲笑了:“不是,我想和你分享,美國的事情很順利,我想不用多久我們就能見麵了。”

“想我了嗎?”

“沒有,最近都在忙,”蘇沁有點不好意思地否認著,卻看到車窗玻璃上倒映著的自己滿臉暈紅的模樣。

倪穎扭頭看了她一眼,搖了搖頭。

“但我想你了,很想,”容毅輕聲軟語地:“我想迫不及待地回去見你。”

蘇沁沒有回答,她換隻手拿著手機,隻覺得貼在臉頰的手機異常的發燙。

“另外姐過幾天也會去,有新的藥,可能對你的治療效果要好一些。”

“對我來說,你拿不拿獎,永遠沒有你自身好好的重要。”

蘇沁聽了,覺得心裏一陣的暖和,和別人關心自己沒有拿到獎不一樣,電話那頭的男孩子,永遠關心的隻是自己好不好。

掛了容毅電話後許久的時間,蘇沁還在慢慢品味著這樣的感覺,她第一次覺得,身邊有這樣的男孩存在,也不是什麼難以拒絕的事情。

電影節過後,隨著《我們的母親》上映,蘇沁熱度的餘波依舊持續不散。

這部電影內含的主題不少,不孕離婚、留守兒童等等當代的社會問題,都可以在電影裏找到影子,這也是很容易引起觀影人共鳴並為之討論的原因。

因此電影上映後整整一周的時間,都保持著當日票房前三的位置,這在新人導演的文藝片中實屬罕見。

甚至最後連官媒都引用胡琴的話:一部沒有眼淚的影片,卻令人潸然淚下,對這部電影進行了肯定性的點評。

有了官方主調的認可後,電影話題度再次飆升。所有參與演出製作的人,都在各自的領域出盡了風頭。

其中最為玄妙的是蘇沁,從電影節數次被提名最終落選,到影片裏令人可歎的結局,網絡上除了她的粉絲外,路人也對其投來同情的寬慰。

鑒於影片中蘇沁扮演的黃亞琴的落寂結局,蘇沁微博上的留言已經從安慰她下次拿獎轉變成一群人商量著給蘇沁個“孩子”的了。

這件事情倪穎對蘇沁說起來的時候,她也是一臉的揶揄:“你的粉絲中,很多人表示要給你生孩子。”

這也說明黃亞琴這個形象,蘇沁刻畫得深入人心。

這部片子在上映前的排片量不大,但隨著其在電影節上斬獲獎項,上映後口碑突出,票房上座率表現不俗,各大院線隨後紛紛增加了排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