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易安(1 / 2)

就這樣,一行人走了三天,在傍晚到達了青州。李豫憂心忡忡的臉上又露出了喜色,她暫時把京城糟心的消息都拋到腦後,一心一意地準備明天的拜訪。

吃過晚飯,李豫坐在客棧的桌案前寫拜帖,小霜洗完衣服,準備好明天要穿的衣服,閑來無事,湊過來看。隻見李豫屏息凝視,一筆一劃地寫道:齊州李東籬,久仰易安居士絕塵之才,特來求教,望賜見為幸。後麵附上李豫寫的一首小詞。

寫完,李豫鬆了一口氣,放下筆活動活動手腕,小心翼翼地捏起拜帖抖一抖吹一吹,讓上麵的墨跡幹透。“怎麼樣?小霜。”李豫得意地看著手裏的帖子,“寫得不錯吧。我練了好幾遍呢。”說著把目光移向桌旁的一堆廢紙。

小霜在心裏咋舌:這是好幾遍嗎?她很少見到李豫為了寫好一個東西,練這麼多遍——上次大概是小時候給寄傲軒題名的時候。她瞅了瞅李豫手裏的帖子,疑惑道:“為什麼寫齊州李東籬?見易安居士也要用化名嗎?”

“嗯,既然是見詞壇名家,自然也是用詞人這個身份好一些。好啦,明天到了趙府,叫小五先把這個帖子送進去。”

……

第二天。

李豫起了個大早,興高采烈地在劉經的帶領下找到了趙府。小五上前敲了敲門,一個仆人開了門,李豫隻在遠處看見他們說了什麼,那仆人拿了李豫的帖子進去了,門沒關,小五站在門口等了一小會兒,回頭看看李豫,猶豫了一下,跑了回來。

“怎麼樣?”李豫急切地問。

小五搖搖頭:“沒在家。”

“什麼?”李豫情急之下嗆了一下,咳嗽兩聲,“沒在家?”

“是。那人說趙員外和夫人都沒在家,他去通報管家嬤嬤了。”

“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啊?”

小五搖搖頭。李豫心裏翻了個白眼,暗暗直叫倒黴。

不一會兒,一位慈眉善目,穿灰色錦絲褙子的嬤嬤出來,李豫見了忙迎上去。

嬤嬤向李豫行禮,道:“小官人來得好生不巧,我家員外和夫人去探親,已去了十日有餘。”

李豫回禮道:“請問嬤嬤,他們何時能歸?”

“這個,奴婢說不準,員外去時並未說何時歸還。”

李豫沉吟片刻,拱手道:“要不,晚輩先在青州城內暫住幾日,擇日再來。若是趙員外和夫人回來了,便是晚輩之幸。”

“如此也好,員外夫人回來後,奴婢也會將小官人來訪之事盡數稟報。”

“好,那就有勞嬤嬤了。”

……

可是,李豫在青州等了三天,每日早上都守在趙府門口,都沒有見到李易安。就這麼等下去不是辦法,她隻得垂頭喪氣地踏上歸程。

“無妨,無妨,雲霄姑娘若是還想來,我得了空,再陪姑娘來一趟便是了。”劉經在車窗外,透過簾子望著李豫,抿了抿唇,緩緩說道。

後者正抱著雙膝蜷縮在車裏,下巴擱在膝蓋上,皺著眉撅著嘴。劉經隱隱看到這輪廓,覺得有幾分可愛,心底竟湧出一股暖流,輕輕笑了笑,沒有出聲。

“啊?”李豫聽見他的話,回過神了,“不用不用,那就太麻煩劉兄了。”

小五在旁邊接話:“用不著麻煩小官人了,這次走一趟,小的已經記下了路途,下次我可以帶著三娘來青州。”

劉經訕訕地笑了笑,看了一眼李豫,沒有再說話。

一行人走了一天,傍晚到了博縣境內,打算在這裏歇腳。劉經要了三間客房,店主人帶著劉經和李豫小霜上了樓,小五和劉經的小廝牽著馬趕著馬車,去後院拴馬。回來的時候,小五見櫃子上擺了幾壇酒,酒香飄溢,是他在齊州不曾喝過的,勾得他情不自禁地往那邊走了幾步。他摸摸自己的口袋,思襯了一會兒,掏出了一串銅錢,想著就買一小壇,晚上吃飯的時候和劉經的小廝分著喝了,應該醉不了,不耽誤明天趕路。

這時,他聽見不遠處的店小二衝著一旁的人說:“趙員外,趙夫人,您二位看看要吃點什麼,小的馬上著人去備。”

小五走到了櫃子前,問店家:“一壇酒多少錢?”

一個溫文爾雅的聲音響起:“清照,你看看想吃什麼。”

又有一個女聲柔和回應:“秋日天幹物燥,你容易上火,就吃點清淡的吧,這個蓮子豬肚湯看起來不錯。”

小五心裏有根弦緊了一下。“清照?那不是三娘要找的人嗎?”小五沒理會店家的回答,徑直向那幾個人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