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寧抬眼一看,窗外的天還沒亮,這個時候出去恐多有不便。
隻好重新回到下鋪,打算先玩玩手機消磨一下時間。
很快,他就從枕頭底下摸出一部翻蓋手機來。
這部手機是東信牌的,個頭不算大,體積約等於兩個火柴盒。
蓋上沒有顯示屏,隻在左下角有一個條狀信號燈,來電時會不停地閃爍著七彩弦光。
手機的左上角有根不長不短的天線,是活動的,象螺絲一樣,可以擰下來。
董清寧一直都沒弄懂這個天線到底是幹嘛的,因為他之前測試過,即使取下來,也並不影響通電話。
來電鈴聲是十六和弦的,雖然比不上歌曲原聲那麼悅耳動聽,但在2003年也算是比較高級的機型了。
這部手機花了他整整一千三百塊“大洋”,在那個年代,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董清寧可不是什麼富二代,父母至今為止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買手機的錢都是他自己搞網站掙的。
但是,董清寧也知道父母隻希望他學好醫術,將來到大醫院當一名主刀醫生。
象運營網站這種旁門左道的愛好,他們肯定是極力反對的。
況且,那個時候網吧上網得兩三塊錢一小時,上幾個小時就抵得上一天的生活費了。
作為常年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的淳樸農民,他們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瞎花錢的!
因此,董清寧一開始都是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自學電腦和網絡技術。
後來,終於賺了作為業餘站長的第一桶金,一千八百八十元人民幣。
這部手機就是收到錢後偷偷買的,從來都沒敢告訴家人。
董清寧打開手機翻蓋,看了一眼上麵的小小彩屏。
上麵顯示著此刻準確時間:2003年6月1日星期日上午04:38
好嘛,竟然恰巧是國際六一兒童節。
董清寧清楚地記得剛到J縣中醫院實習的日子,2003年5月25日,也是一個星期天。
然後剛到第二天,醫院的醫務科長就安排大家到各科參加實習了。
這麼算來,夢中的今天就應該是來到醫院實習整整一周。
董清寧當然更記得,實習第一天就遇見了那個令他終生難忘的女孩,她的名字叫葉盈。
實習第一站,原本就是中醫骨傷專業的董清寧被分在了骨傷科。
那天的情景一直深深刻在他的腦海裏,至今都曆曆在目,恍如昨日。
回憶的閘門瞬間被打開,董清寧甚至記得那天每一分鍾發生的事情。
2003年5月26日,星期一,早上八點剛過。
董清寧向帶教的老師,也就是骨傷科主任黎雲報過到後不久,科裏便來了一位根據X線片初步診斷為骨轉移癌的病人。
本來,象一般縣級醫院特別是二級中醫院,這類病人幾乎都是直接往上級醫院轉送的,根本不會辦理入院。
不過J縣中醫院有著全國名醫這塊金字招牌,自又另當別論了。
董清寧記得,這還是他臨床中碰見的第一例骨癌患者,因此求知欲望空前膨脹,表現非常積極。
黎雲主任似乎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沒等董清寧開口,就主動介紹說:“病人已是癌症晚期,已經錯過了手術治療最後時機,隻能靠中醫中藥方法進行調理。”
接著,又介紹說老院長黎堅,也就是他的父親是全國名老中醫,對於這種病頗有研究,並擬有獨家驗效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