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機會近了(1 / 3)

那些零散幸存者,最讓人頭疼的就是他們螞蟻一般的數量。

之前肯特聽馬斯特介紹赫爾托的各方勢力,結果得知杜魯特庇護所隻有不到千人的規模,人口最多的法曼庇護所,也不過是兩千多人的樣子,就這還是大型庇護所呢。

那麼五大庇護所加起來,再加上那些零零星星的小庇護所,赫爾托一共還剩多少人口?一萬?還是兩萬?

要知道,末日降臨前,赫爾托可是有千萬人口的,就算其中有一部分其實是鄉鎮居民,但鄉鎮地區人口本就分散,且密度非常小,完全不能和城區範圍相比。就算刨除掉那些鄉鎮人口的數字,赫爾托光是城區範圍內的人口,依舊是千萬級的。

千萬級的人口,就算經曆了喪屍和核彈雙重打擊,那也絕對不可能隻剩下一兩萬人的程度啊。

結果馬斯特一解釋,他才知道,原來除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庇護所以外,赫爾托還存在大量的零散幸存者。他們有一些有落腳點,有一些甚至連落腳點都沒有,完全在赫爾托複雜的地下設施中流浪生存。

說的也是呢,千萬級人口的城市,怎麼可能一場喪屍病毒加一次核彈爆炸就死得隻剩下兩三萬人,鬧著玩呢?

這個世界的人類,死傷最慘重的階段,其實還是喪屍病毒的傳播階段。因為那時候大家都沒有對這個病毒產生足夠的重視,結果就是大量健康的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等病毒爆發並且將活人變成喪屍的時候,九成以上的民眾已經無法挽救。就按照九成轉化率來計算,千萬人的城市,怎麼著也能活下百萬人來。就算按九成九來計算,也能有十萬人活下來。

而後的核彈爆炸,說實話,直接死在核爆炸之中的人反而不多。

因為經曆了喪屍病毒後還活著的人,一個個不能說是人精,但也大差不差了。那時候聯邦政府的秩序還沒有完全崩潰,還有政府廣播存在,核爆炸的消息,是通過廣播傳遞出來的,那時候的幸存者們,就算生活再怎麼艱難,對於外界的信息也不會放鬆。就算極少數沒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人,也會從別人那裏聽到。

核武器的殺傷力自然是足夠強的,但隻要做出合適的防護措施,躲避大部分的傷害還是不難的。

其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躲入地底。

防空洞是做什麼的?

防空洞就是用來防禦核武器的。

當然防空洞最早是用來躲避空襲的,最初的形態也不是什麼專門的地下設施,最早起到類似防空洞作用的,其實是一個個民用的地下室,類似地窖那樣的存在。

後期政府部門介入,以政府工程來建造各種地下設施,用以躲避隨時可能到來的地方的空襲。之後更進一步進化,不僅擁有了抵禦核武器的能力,更是在地下設施中劃分了很多功能區域,比如說地下農場,比如說地下醫院等。

這個世界在一百年前還戰火連天來著,當時世界上各個主要國家可沒少相互丟核武器,因此這個世界的防空洞更加全麵和堅固,建造時還在建築物的牆壁和建築材料裏增加了很多鋼筋和金屬材料,能有效阻擋核爆炸時產生的輻射衝擊。至於說爆炸本身的力量,赫爾托的地下設施那麼多,那麼堅固,隻要不是在爆炸點附近,基本上問題都不大。

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在沒有外敵的時候,人類相互廝殺起來,比世界上已知的任何一種生物都要殘酷和冷血。

可一旦有了外力威脅,人類又很懂得抱團,其團結程度,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核爆炸將臨時,赫爾托的幸存者們聚集於城市地下的各種防空洞裏,大家有飯一起吃,有水一起喝,一同度過最初的難關。

雖然等核爆炸最危險的時期過去後,這些人就相繼離開了地下設施,去外麵,成立了一個又一個小型庇護所,但之前那種團結,卻讓很多人都活了下來。

至於說五大庇護所,他們在核爆炸之前就建立,並搶占了優勢地形。核爆炸到來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躲入地下,所以才有了今天這番局麵。

然而五大庇護所裏的所有人加起來,最多兩三萬人到頂了,那些小型庇護所的人加起來還沒有這麼多呢,所以流浪幸存者的數量其實比庇護所裏的幸存者數量還要多得多,隻不過相比庇護所內的幸存者,他們更加自由散漫,寧願吃苦冒險也不願意加入到庇護所中受人管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