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神祭(1 / 2)

九月十八,太平鎮所轄地區的海神祭奠開始了。這個祭祀活動自一百年前開始就有了,剛開始隻是漁民們出海時祈求神靈保佑的一種儀式,因為靠海吃海的人都信奉著海神娘娘。

自從莫赫將軍擊退大礁堡的海賊後,大礁堡的海賊就和太平鎮所轄鄉裏達成了協定,村民隻在近海捕撈,海賊不得騷擾村民也不得登岸,但允許村民在每年的海神祭奠後到大礁堡所領的珍珠島捕魚撈貝。

東海郡雖然靠海,奈何兵雖多良將卻少,根本沒有能力清剿海賊。名將莫赫也垂垂老矣,然而卻後繼無人。此次能在占優勢時達成協議,他們也樂得見好就收,而當時的海賊頭領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不願與東海水師對抗,因而太平附近就漸漸的平靜了下來。

太平鄉民主營鹽利,不常出外海捕魚,船小禁不起大浪,在近海處雖然也不是沒有收獲,但捕到的海產總沒有外海的大而鮮美。珍珠島就不一樣,那附近有冷暖潮相遇,魚蝦本就較別處多得多,並且出產珍珠貝。再加上有島嶼為後盾,不懼風浪。

所以鄉民們互相又約定,曆屆在海神祭上海神娘娘會勝出的村子,可以取得在珍珠島優先捕撈的權利。有了珍珠島的優先捕撈權,就能占上很大的便宜,不僅安全上有保障,收獲也會比別人多幾成。這就是銀花嬸費盡心機要雁初答應出馬的原因了。

太平鎮鞍馬村,今年的海神祭奠就在此舉行。

一向古樸寧靜的小漁村頓時熱鬧了起來,窄窄的村路上擠滿了各村的村民,熙熙攘攘比之原京都大明府的花燈會也毫不遜色。村前空地上插滿一溜的竹竿,上麵懸掛著的各色的紙糊魚肚被海風灌得鼓鼓囊囊的飛起來,一直延續到村裏最宏偉的建築——海神娘娘廟。

娘娘廟後殿,十幾個小姑娘正規規矩矩地端坐著,保持著釵不斜裙不亂的姿勢,雁初也在其列中正襟危坐。幾個小童捧著懸香進來掛往殿內各處,一時間後殿內煙霧繚繞,熏得人昏昏沉沉。

這後殿本是供奉海神娘娘父母神的地方,但由於幾年前失了一把火給燒得殘缺不全,鞍馬村又無力修繕,隻好把父母神的神像給移到了前殿,跟王靈官的神像擺在了一起,而後殿就成了堆積雜物的地方。這回雖然也一樣沒錢維修,但為了舉辦海神祭,鞍馬村還是下了大價錢,用黃布蓮花垂幅把後殿給裝飾了一遍,這才用來做娘娘會的準備場地。

村口的銅鍾敲了三下,各村村民開始由前殿拜祭轉到中殿,等拜完了海神娘娘之後,就要開始代表祈福儀式的娘娘會了。後殿裏的閑雜人等都上中殿拜娘娘去了,剩下的隻有雁初這群娘娘會的主角,這些小姑娘趁著沒人看著,就開始相互說起話來。

“這位姐姐是哪個村的,我怎麼好象都沒見過你呀?”切切私語過後,一個黃衫姑娘大膽的詢問雁初。之前有人在的時候這些女孩子都不太敢說話,雁初也沒顯得有多突出,雖然他打扮起來的確比在場的女孩子都漂亮。但到後來,這些女孩子少了外人的約束,都放開來和各自相熟的朋友敘話,隻有雁初一個人待著不說話,這就顯得與周圍人有點格格不入了。這些女孩們談話間,發現竟然誰也不認識雁初,所以就推了位比較直爽的上來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