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6)(1 / 2)

這一章上傳發表之後,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

對中國人來說,舊曆春節可能才是讓人感覺有辭舊迎新,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的感覺吧?

所以,在這裏,祝大家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闔家平安幸福,事業節節登高,學業有成,愛情甜蜜!

其實有太多的話和感慨了。舊的一年對我來說是不大好的一年,所以對新年的開始和新一年的盼望,我比大家還迫切一些呢。

總之,祝大家一切都好,真的,一切都好!

----

史可法也是第一時間聽說了生員請願的事,清明都過了,南京正是開始有點悶熱的時候,又是晴天白日,閣部大人的額角立刻就見了汗。

“胡鬧,胡鬧啊!”

騎在馬上,史可法就是不停的搖頭,臉上苦的都能擠出水來……這件事不用多想,也知道必定和東林複社有關!

在南都,還有哪個組織能悄沒聲的組織起這麼多讀書人出來鬧事來著?說是別家人馬幹的,有人信麼?

年年的蘇州虎丘大會,與會的哪一個沒有秀才或是貢生、舉人的身份?甚至進士身份的,也很不在少數!

江南文風原本就盛,光是無錫一縣,有多少大世家?每個世家有多少讀書子弟?

雖說科舉在製度上是務求完美,追求公平,但這世界上哪裏有絕對的公平可言?一個普通的農戶家族,第一代能勉強識字,第二代可以達到童生水平,到了第三代才可能成為舉人,進士,然後成為所謂的書香門弟,也就是真正的世家。到那時,家族中的子弟自幼就有資源可以利用,從小就能在明師的指導下學習,無論是八股還是書法,包括科舉的一些門路,這些世家子弟都遠超普通人,得中的機會,當然也就是倍增。

江南的書香世家,十幾代人都中舉,連續五六代人都當官,而且都能位列台閣的,實在是不在少數。

為什麼江南的士紳能挾製官府,控製佃農,就是因為都是百年世家,彼此以科場同年和婚姻等辦法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地方州縣官算什麼?

這些大世家聯合起來,就連皇帝的聖旨或是派出來的太監也完全可以不當回事!

這些人組成的東林書院和複社,在幾十年的組織之下,已經成了一個超級龐大的集團,盡管彼此有矛盾和內鬥,但在某些事上,倒是可以一呼百應,隻要有了光明磊落的名頭,哪怕是背地裏陰私齷齪,一樣可以吸引大量的熱血士子參加。

而以士紳生員們的影響力,幾百生員就是幾萬士紳讀書人的代表,而幾萬讀書人可以左右的,又是數百過千萬人!

魏晉門閥壟斷的是官帽子和土地,而明清的世家,卻是壟斷了知識和社會威望!

……

……

乾清宮後的養德齋仍如舊製,是好不容易花費了一點人力物力修起來的皇帝正寢,崇禎就在這裏燕居休息,平時也召見一些較為親近的大臣,畢竟別處地方都太過衰敗,實在不成體統了。今日為著皇太子回來,宮中也是齊集一堂,從張皇後和周後這兩位皇後,再有諸位皇子,公主,新樂侯劉文炳等皇室近親都到了,崇禎也是心情極好的樣子,穿著一身漿洗的十分幹淨的龍袍,雖然下擺上打著幾個顯眼的補丁,不過人看著也是十分精神。

為著這個皇長子立下的大功,擺下現在的場麵,以他自忖,也算對的起這個有出息的兒子啦。

至於後妃諸子還有公主,就在他膝前談笑風生,和睦從容,親情十足的樣子,也是令得他在心中暗自感慨:“這都是吾兒所立之功,想起來,我應該慚愧!”

有這種心思,也就更加渴望早點見到朱慈烺,一則是內心難得的柔情,二來,也是要和這個有大出息的兒子商量一下,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辦!

是不是現在組建新內閣,然後發布文告,祭天北伐?

兵將怎麼調配,餉源怎麼確保?

身為一個處理過十七年國政,幾乎每天都在焦頭爛額中度過的皇帝,崇禎對官員已經是十分失望,對帶兵的諸將也是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在目前來說,可資信任的當然是北下諸臣,而南方諸臣中,史可法在操守上似乎可信,朱慈烺也曾談及過一點,但操守不代表能力,崇禎以前不覺得什麼,但自從以朱慈烺所教授的考量辦法來重新看待大臣的時候,對諸臣,包括史可法在內的能力,已經是不抱什麼大的指望啦。

“皇爺。”

就在這一團和氣,也是皇室中難得的喜氣洋溢的時候,一個小太監飛速跑入殿中,在崇禎所坐的金台下重重一嗑首,稟報道:“小爺剛進了城門不遠,正往棋盤街方向走的光景,卻被一群生員攔住了來路。”

“什麼?”崇禎認得這個小太監是王承恩身邊的近侍,十分機警可靠,所以說的定然無虛,他猛然站起,又覺得眼前一黑,竟是又重重坐了回去。

“皇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