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上(4)(1 / 2)

也是按朱慈烺的要求,他的大元帥府清江行營,就建立在一處彎曲的河道岸邊不遠處。

也是一個小小的丘陵地帶,勉強算是依山傍水,一條新修的筆直官道將大元帥行營和大片的軍營倉儲都聯結在了一起,居高臨下,清江浦沿河街道和兵營都是一覽無餘。

總責行營和兵營建造的,就是打工部奏調過來的陳子龍,每天起早摸黑,人都變的又黑又瘦,原本的一點複社的才子和書生氣,到現在是被擠的幹幹淨淨。

這個人,也是朱慈烺覺得可堪大用的一個,思維清楚,學識是真正廣博,是能幹大事的。

隻是跟著朱慈烺,就得先把名士氣酸儒氣都擠出來,受點苦和累是免不了了。

元帥行營雖然隻是一個暫時的駐地,不過可想而知,在未來一兩年內,皇太子的主要活動地點都會在這裏,所以修築起來也格外用心。

而且,因為從軍政司到公安司等諸司很多,各鎮總兵官也要有辦公的地方,現在的打算是專心練一陣兵,府下各鎮都被命令就在大元帥府內辦公,所需應用一切,也都由軍政與軍需諸司劃給,所以元帥行營的規模,也是委實不小。

正中地域當然就是朱慈烺居住,隻是此時興工時間太短,盡管在決定駐在清江後就立刻動工,但到現在時間尚未滿一個月,屋子隻是立了起來,地上也鋪設了地磚,但彩畫裱糊都沒有來的及進行,進門之後,還有很濃烈的油膝味道。

“臣叩見太子殿下,興工緩慢,請殿下重重治罪。”

朱慈烺回到行營自己的住處後不久,陳子龍就匆忙趕到,在正廳階下,他跪在地上叩首,因為奔走匆忙,聲音也顯的有些暗啞了。

“你快起來!”

眼見對方短短時日就變的又黑又瘦,聲音也急暗嘶啞,顯然易見,這是最近興忙大工時實在吃了不小的苦頭,朱慈烺心中感動,上前一步,拉住陳子龍的手,含笑道:“實在是辛苦你了。”

“臣不敢言辛苦。”陳子龍莊容道:“殿下尚且住在這種房子裏頭,實在是為臣下的罪過。”

“能遮風躲雨就成了,我可沒有那麼多的毛病。”

朱慈烺又是一笑,不過很快就正色道:“我們來說正事吧。”

“是,請殿下吩咐。”

“我不知道,你看了徐光啟的農書,心裏頭,對大明的農事,究竟有什麼樣的想法?”

“這……”陳子龍頗感意外,今日皇太子召見,他心裏頗覺惴惴,因為修築兵營十分賣力,所以軍營那邊已經完工,而大元帥府行營還有諸司、鎮衙門和住所,都最多弄到七八成的樣子,已經動員快一個月,撥給那麼多民工夫子,到現在不能完工,雖然自己已經盡了全力,不過要是上位怪罪下來,卻也是無話可說了。

不料皇太子見麵之後,提起工程的話沒有幾句,劈頭問的,倒是自己對農事上的見解。

他隻覺心頭紛亂,但偷眼看朱慈烺的時候,看到朱慈烺臉上含笑,神色十分從容,顯然是和自己閑談聊天,一見如此,陳子龍心中的一點不安,也就消失無餘了。

徐光啟也算是明末時的一個士大夫中的異類,人聰明是不必說了,和泰西傳教士學習天文、幾何,儼然也成為大家。這些成就之外,就是以《農政全書》中的成就,最令人佩服!

陳子龍是把徐光啟著作梳爬過一遍的入室弟子,提起這位恩師在農學上的成就,反而是千言萬語,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了。

當下頗感撓頭,見他如此,朱慈烺便是笑道:“徐光啟深覺漕運隱憂重重,所以農政全書全幾大塊,對北方的情形,見解也十分深刻。墾荒、水利、移民,當是北方缺糧隱憂的解決之道。除此之外,備荒、救荒的見解,也是十分深刻。我記得,就是預弭為上,有備為中,賑濟為下!”

“是的,是的!”陳子龍此時又是情不自禁的看向朱慈烺,這位殿下,怎麼以前就從來沒有聽說過賢名?

王鐸和吳偉業等人,當真該死!

這樣一個上位,在北京失陷之前,居然是默默無名,眾人都不知其賢,到了今天,陳子龍才深刻覺得,對這位皇太子的敬仰,以自己目前的程度來說,還真是遠遠不夠。

提起徐光啟在北方農業上的用心和苦心,大約就是朱慈烺所說的這些了。當下陳子龍畢恭畢敬的答道:“先師確實是如此設想,不過,晚年時候,也是頗有無能為力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