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戰(47)(1 / 2)

在中央已經打的很熱鬧的時候,右翼明軍的陣前才迎來了強敵。

因為是采取的中央突破,兩翼夾擊的打法,所以布置在左右兩翼的清軍在絕對實力上並不算強……左翼明軍要麵對的多半是漢軍,隻有少量押陣和相機而動的滿洲八旗。

右翼明軍要麵對的是蒙古鑲白旗,鑲白旗蒙古一共隻有四個佐領,可以用來做戰的男丁也很少,而且,在開始的時候,這些所謂的“北虜”戰鬥力也夠弱的。

在明朝中前期的強力打擊下,就算是有不可思議的土木堡的大勝,在總體來說,蒙古人是被大明壓著打,到了明末,就算明朝的國力是江河日下,可這些成吉思汗的子孫也是被徹底給毀了。

喇叭教和天花病毒,再加上明朝吸取了金的教訓,對草原的鐵器等戰略物資向來厲行禁止,絕不許鐵器出關。

這二百年下來,蒙古人祖宗打拚下來的財富已經用的精光,鎧甲幾乎沒有了,弓箭也倒退到了用骨頭當箭頭的淒慘境地。

被搞成這個慘樣,林丹汗還偏要和努爾哈赤擺成吉思汗的譜,屢次主動挑釁,拒絕後金聯盟的好意。

結果在後金搞到了大量鎧甲和兵器之後,黃太極先是在草原上橫行了半年,穿行萬裏之遠,把林丹汗一路攆的雞飛狗走,最後病死在草原上,其遺留下來的勢力被黃太極基本上吸收幹淨,有一些殘餘,也是用多爾袞等人領軍,年年在草原上痛加打擊。

到了此時,蒙古人早就降附多時,編戶成旗,連年征戰,到了此時,終於裝備了一些鐵甲,兵器也更新換代,比起當年,已經是一條能咬人的狗了。

領軍的是一個蒙古貝勒,鑲白織金龍旗之下,也是一群特別驕橫的臉龐。

跟隨通古斯人多年,他們也漸漸重新拾回了自信,已經忘了被明朝痛毆的歲月,漸漸的,也是又不把漢人看在眼裏了。

在中央突進的時候,兩千多蒙古兵在旗幟的指揮下開始緩慢移動。

對麵的明軍陣勢顯的很薄弱,趙應元的騎兵還不到兩千人,經曆過慘敗後不能在此時拿出來硬頂,隻是隱藏在車陣之後。

在蒙古人的當麵,隻有龔鼎孳和白文路指揮的車營,還有的,便是孫傳庭派來的一營戰兵。

明軍的這個人數,就算是精銳,在蒙古兵看來,也是可以一戰的。

若是換了八旗,根本就不夠看的。

逼近到半裏之內時,後陣旗幟展開,蒙古騎兵開始加速,散開隊形,並且抽弓在手,預備給對麵的明軍先來一輪箭雨洗禮。

滿洲八旗的戰法較多,蒙古騎兵則一定會用輕騎射箭壓製,這個他們老祖宗發明的戰術戰法,這些蒙古人也是用的十分嫻熟。

畢竟在射術和騎術上,蒙古人還甩了滿洲人三條街。

這樣一散開,整條戰線上黑壓壓的全是麵色猙獰的騎兵,馬蹄翻飛,敲擊在大地上,發出轟隆隆的聲響。

隻有當麵之人,才能理解到,數千騎兵在奔馳時所展露出來的威懾力有多麼恐怖和強大!

“白將軍,虜騎已經很近了!”

車陣之中,龔鼎孳身為主管,也是站在高高的將旗之下。

原本以他的文官身份,就算不出現在戰場上,任何人也挑不出他的毛病來。畢竟他是清江大營的軍需文官,根本就不負有領軍的責任,隻是在車炮營歸於輜重營內,龔鼎孳才成為名義上的主官。

此時看到如此情形,龔鼎孳麵色發白,也是禁不住十分緊張。

白文路也是第一次經曆如此情形,也是緊握雙拳,眼睛隻是緊緊盯著鋪天蓋地衝過來的騎兵,一時間,竟是沒聽到龔鼎孳在說什麼。

“七百步……”

“六百步……”

“四百步……”

“三百五十步……”

時機已到,白文路再不遲疑,右手臂用力一揮,暴喝道:“開火!”

五十門佛郎機炮的炮手幾乎是同時點燃火繩,然後就是一百多門虎蹲炮、盞口炮,也是被同時點燃。

火繩很快就燃盡,然後點燃藥池,炮身巨烈的抖動,然後在炮口處噴射出強烈的火光,彈丸飛出,呼嘯著向瞄準好的騎兵隊列中飛射過去!

一百五十門中小型的火炮齊射,所展露出來的威勢,自是連中央和右翼戰場的敵我雙方都驚動了。

明軍使用大規模火器做戰也不是第一次,甚至在遼東戰場上,一個車炮營擁有的火器就比現在的平虜軍要多的多,但使用火器的水平就差的老遠,騎兵大隊殺至,遼東明軍車炮營恐怕要麼棄炮而逃,要麼打的亂七八糟,而且他們的火器鑄造也是遠遠不如平虜軍的精良,雖然這樣的車炮營都麵臨裁撤,這些小炮要落到被送到地方駐防營去使用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