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牛覓食去不返,神農嚐草結牛緣(2 / 2)

“後來,娘親就把山中百草,一一嚐了個遍,哪些吃了有毒,哪些吃了無礙,她都一一記下,再教給我們。但是,吃草能解決溫飽問題,但是解決不了戰鬥力的問題。山中為鄰的那些獅子老虎豺狼,原來有父親你在,都不敢覬覦我們家人。你走了幾年後,他們見我們娘仨孤兒寡母,雖然吃得膘肥體大,卻不擅長打鬥和撕咬,加上山中獵食越來越困難,他們就打起了我們的主意,想把我們吃掉。”牛翠雲說到這裏,歎了口氣。

“這些禽獸!若有一天,老子下凡,定要將他們從世上斬草除根,方泄我恨!”牛青山恨得鋼牙錯咬,咯咯作響。

“父親莫急。常言道,“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那時候,人間誕生了一位大能大勇之人,名曰神農,他先尋出食之無害的五穀雜糧,教人開辟農場,學會耕種,從此人類不再為食物發愁,人們也因此尊奉他為人間帝王。後來,他發現人們一旦得病,就隻能聽天由命,不知道如何是好;許多人就是一個簡單的頭疼發燒,就要死掉。神農就立誌要為世人嚐遍百草,搞明白每一種草木的五行屬性,以及這些草木對人體的增益損傷,來為人治病,並把這些知識寫成了書,編成《百草經》。”

“一日,神農到了翠雲山,取一草,正欲品之,我母親識得那草有毒,就趕緊衝過去,用頭將神農抵了個跟頭。跟隨神農的侍衛,立刻衝出來,要捕殺娘親,保護神農。神農果然非凡,他製止眾人道,“這滿山禽獸,體壯如牛者,我唯見她吃草,想必不是禍害。”於是,他舉著那味毒草,問我娘親道,“人牛不通言語,這草若有毒,你就眨眨眼;這草若無毒,你就舔舔嘴巴。”我娘親立刻眨眨眼,神農哈哈大笑,對侍衛們說,“此牛乃上天賜我,實後人之福也!”

於是,神農便帶著我們一家三牛,數日走遍翠雲山、積雷山,將所有毒草,都標識出來,寫在《神農本草經》中,以警世人。

神農見我們牛族雖然說不得人話,卻能聽懂人言,臨別之際,就問母親道,“善哉,牛之為人也!你無殺戮之凶性,卻居於山野,以虎豹為鄰,食能安乎?寢能眠乎?”

母親立刻搖頭不休,眼淚長流。

神農是慈悲之人,於是提議道,“我們人類耕種五穀,隻吃穀實。田中雜草,五穀之秧,皆無他用,可以為爾等食物。人類耕地,實乃苦力。爾等力大無窮,願為人驅使,耕田種地乎?如願,我當命人類善待爾等,使爾等再無食物之憂,再無猛獸之害。”

娘親喜極而泣,跪拜於地,誓願為人仆從,互幫互助,互利互惠。我一家人,也因此過山了衣食無憂、鄰人而眠的好日子。”牛翠雲將自己翻檢出來的這段往事,向牛青山娓娓道來。

牛青山老淚縱橫,“還是人類好啊!”

“父親,母親帶我們兄弟二人,安定下來後,每每得閑,母親對你的思念,便愈發深沉。她那日出去尋你一天一夜,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甚至連個牛骨頭都沒見著,所以她堅信,你一定還活著。隻是她到死都想不通,為何你一去不返,再無音信?母親雖然每日提起你,都會咒罵連連,但她每年都會冒死回一趟積雷山和翠雲山,希望能守得你回來,可每每都失望而歸。

娘親每次回到翠雲山等你,都會登上翠雲山最高處的那處懸崖,站立在懸崖邊,向遠方眺望。娘親說,那裏視線最好,看得最遠。如果你從遠方回來,她能第一眼就看到你,你也能第一眼看到她……

母親去世前,對我和積雷說的最後一段話,卻是為父親你開解的話。說完那段話,她就去了,但是真真是死不瞑目,那眼睛怎麼攏,都合不上……”牛翠雲再度泣不成聲。

“你娘親,她,她,她是怎麼說的?”牛青山老淚橫流,卻咬牙不發一言。

“娘親將我跟積雷叫到身前,顫巍巍叮囑道,“你父親一直是個好父親,好丈夫。娘親恨了他一輩子,卻知道,他不回來,一定有他的苦衷,你們一定要原諒他。娘親已經將我們搬家神農府的消息,散在了老家,如果你父親回來找我,娘親罵他的話,就不要講了;你們隻告訴他一句,娘親一直都很想念他,娘親一直都在等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