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斑斕大虎被捉住了。
老虎被關在鐵籠裏,放在集市人來人往最多的地方。大戶在鐵籠下升起了火,鐵籠燙得老虎走來走去,拚命用額頭撞擊籠子。漸漸地老虎吼聲越來越虛弱,四足活生生地被烤熟,爛透。
人們圍在籠子邊,紛紛叫好。
一位進城賣柴的樵夫路過,見到這一幕就同情地說道:食肉是老虎的本性,這不是它的錯啊。
到了半夜,老虎奄奄一息,樵夫又路過困虎地,看到老虎快要死了,旁側看守的人正在打瞌睡,就動了惻隱之心,上前把鐵籠的門打開了。誰知道剛一被放出牢籠,餓了幾天幾夜的老虎,撲出來,一口就咬向了樵夫。
垂死時,樵夫恍然大悟,說:
原來我覺得老虎可憐,是因為他吃的不是我啊。
這一則短傳,也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在禦獸宗千年前那場派係之爭的時候,在宗內流傳甚廣,幾乎人人皆耳熟能詳。在親善派勢弱之後,經常被力主奴妖派用來譏笑。
眼下率隊的弟子引俗典嘲弄,叫做“方英”的弟子一張蒼白的臉頓時就漲得通紅,竟是一聲也做不得。
他的反應引得周圍人一陣哄笑,其中就有人,高聲道:“楊輕師兄,你可太看得起這膽小鬼了,別說讓他下去跟底下千萬條蛟龍近距離接觸了,他光這麼看著就快尿褲子了哈哈哈,誰不知道他是宗門演武裏斬蛟除鱉最少的一個?”
其他人笑得更厲害了。
大家似乎是找到了一個發泄點,用以轉移親眼目睹養龍池裏真正情況的那種驚駭和冥冥中的惶恐。
“我就說,他當初就不該被收進我們停雲峰,”一人譏笑,“這家夥跟那老虎不吃到自己頭上就覺得老虎可憐的樵夫沒什麼兩樣,就該把他丟到常餘峰去。”
他口中的“常餘峰”,就是如今禦獸宗僅存不多的主張親善派之一。
“常餘峰的人就在那邊。喏!”說話的人往旁側一努嘴,“方娘娘腔,你還不趕快滾過去。”
他示意的地方,立了二三十名袖口刺有流雲的常餘峰弟子,為首的是一位用紅繩紮住馬尾的女子。與這邊的停雲峰眾人不同,常餘峰脈的弟子沒有人出聲談笑,全都沉默地,嚴肅地看著底下的養龍池。
一直到有人提及,為首的常餘峰大師姐,才冷冷地朝這邊掃了一眼。
“快去啊。去啊。”
停雲峰弟子還在起哄,不知道是誰還揮袖,掐了個風訣,狠狠推了一把方英。
他踉蹌一下,連人帶所成朱鳥,都險些從天空上掉下去。容貌冷豔的常餘峰大師姐屈指一彈,將那道憑空卷起的勁風擊散,寒聲道:“穆時,你別太過分了!”
“我們哪裏過分了?”停雲峰的率隊弟子不緊不慢地整了整袖子,嘲笑道,“是你今天火氣太盛了吧?我今天可是聽說有人去執法打聽了罪徒曾清的情況,還去了藏書閣,借閱了宗門堪輿圖”他的目光停留在常餘峰大師姐越來越冰冷的臉上,“怎麼?這人不會是你吧?”
常餘峰大師姐冷冷地盯著他。
劍拔弩張間,養龍池方向又是一聲震鳴。
八座緩緩移動的山峰轟然落到預先設好的地方,銅網徹底展開。天空中堆積的隱約仿佛在冥冥中應和著什麼,也隨之沸騰起來,雲層中閃電穿梭,森白的光照得整個禦獸宗主宗所在的群山海河之地忽明忽暗。
古籍中說:龍出行雲,雷電交織,水汽沸騰。
蛟雖然算不得真龍,但數量過多,養龍池開啟的動靜,不比真龍出淵差。
養龍池的變化平息了一場一觸即發的摩擦,不論是常餘峰還是停雲峰的弟子,都急忙驅使朱鳥,向下飛落,按照事先領到的命令,去守與養龍池大陣相關的幾處穴眼。向下飛時,常餘峰隊伍末端的一名弟子忽然道:“你怎麼在這?”
其餘常餘峰弟子一回頭,隻見方英緊張地抓著朱鳥的羽毛,漲紅臉跟在他們後邊。
“我、我”他磕磕絆絆,“我不想跟他們一起。”
他越說越小聲,越說越沒有底氣。
“不怕他們生氣,要跟就跟吧。”大師姐掃了他一眼,冷淡地道。
“不怕不怕。”方英喜出望外,急忙道,“他們本來就不喜歡我,平時也沒人會跟我說話”
大師姐略一頷首,移開了目光:“別掉隊,養龍池附近都是陣法。”
“啊,好的好的。”
方英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跟在隊伍最後邊。
“真讓那家夥跟著啊?大師姐。”一名女弟子低聲問,“我聽說,他是停雲峰出了名的廢物”
“至少比其他連人都算不上的家夥好。”大師姐寒聲道,她低頭看彙入海江的渾濁湖水,湖水中血肉和白骨起起伏伏,惡臭撲鼻。她的眼中掠過一絲厭惡,“至少他還知道,造成這一切的”
她停住話,不願意再說下去。
女弟子沉默片刻,轉而把聲音壓得更低:“師姐,從古海回來的人,果然都是以養傷為名,被軟禁了昨天晚上,我按你的吩咐,偷偷潛入了給顧輕水長老傳信的木執事的住處,看到”
“噓。”
大師姐警惕地將食指放到唇邊。
女弟子立刻止住。
天空中,幾道劉光掠過。
是長老們。
水汽沸騰間,一隻雨燕掠過,擦過大師姐的衣袖。一個小小的竹筒,落進她的手裏。雨燕穿破水霧,飛向不遠處的崖壁。它停到樹枝上的時候,常餘峰的人也已經落到了八座卦峰其中之一的山腳下,散開開始執行命令。
整個過程毫無異樣。
以莊旋為首,禦獸宗的諸位長老落到了養龍池之上的銅網麵。
主宗的養龍池裏,蛟龍數目多得不可計數。
普通的蛟龍,雖說性淫,但身為大妖之屬,孕育後代的能力受限。而這裏借助禦獸宗所在的西洲行龍龍首位風水,鑄成了一個特殊養龍池。正是有它存在,每年都有數量眾多的蛟龍出生,這保證了莊旋當年提出的“蓄妖以為石,磨礪弟子”的計劃,得以成功。
養龍池雖開,但池中不計其數的蛟龍,性情暴戾凶惡,未經馴化,無法為普通弟子所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