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你知道空氣動力學嗎?(1 / 2)

隻有站到“暴烈號”不到三米遠的船舷下,才真正完整感受到這艘巨艦帶來的壓迫感。

和其他船隻相比,這無疑是一頭洪荒巨無霸。

超過80米的艦長,七層甲板近20米高的船身,從底桅末端到頂桅頂端的高度不少於70米,兩側的風帆展開了全寬也接近80米。

船側四層共64門黑洞洞的重型火炮,兩側一共128門,再加上船首炮、船尾炮、甲板炮,全部火炮多達160門!

船身還包覆了至少十幾公分厚的鐵板,抵抗打擊的能力,同靠厚木板抗揍的武裝船相比,儼然天壤之別。

武裝船上那種15公分口徑的主力炮,打在它身上,估計連撓癢癢都算不上。

李璟不知道“暴烈號”的主炮口徑,但光是通過目視估算,也要比武裝船上的大一倍以上。

他不由得回頭看了看金泉島的堡壘。

原本還覺得堅不可摧的堡壘,在這種超級戰艦的轟擊下,能支撐多長時間?

魚貫通過跳板,從一個側舷入口,一行人登上戰艦。

入口直通炮艙,內部和武裝船有部分相似,兩側炮位都是無間隔的連續火炮甲板。

在2米多高,6米多寬,全長60多米的火炮甲板上,均勻排列著16門巨大的重型火炮。

這樣的連續火炮甲板,兩側上下共有8條。

和武裝船把火藥包放到船體中間底艙不同,它的左右火炮甲板中部,每層都有貯存火藥和炮彈的艙室,艙壁外包覆鐵板。

這畢竟是多層炮艙的戰艦,總體結構不一樣。

李璟的關注點不在這些大炮上麵。

他一進入炮艙,目光就看向船尾方向。

果然,在炮艙和軍官艙室連接的部分,他看到了外部金屬支架的艙內結構。

還包括從內向外延伸出的管道。

他們在執勤軍官的帶領下,走到連接軍官艙室的入口,就停下了。

隻有羅曼尼奧隨著執勤軍官進入。

作為隨從,他們還沒資格進去拜見馮森格羅姆將軍。

這正中李璟下懷,他對將軍沒興趣,正好就近觀察螺旋槳結構。

金屬支架穿過艙壁,從外麵通向內部艙室,上下的空間可以夠一個人通行。

外側艙壁上有一個剛好容納一人通過的開門。

裝作透過舷窗看外麵的景色,李璟看到開門外的金屬支架中間有舷梯,通到金屬倉上。

金屬倉不算很大,造型像條小船的船體,一米多的高度,長5米左右。

李璟略一思索,猜測裏麵隻是一套齒輪傳動機構,用來把船體伸出的橫向傳動軸變成縱向傳動,帶動後部的螺旋槳旋轉。

這麼小的艙室,不可能放下一套蒸汽發動機。

螺旋槳的直徑大約為3米,葉片由木料製成。

相對於龐大的船體,這樣的螺旋槳雖然每側有上下兩個,但顯然提供的推進力還是不夠,隻能起到輔助航行的作用。

而且雙葉螺旋槳的推進效率也比較低。

李璟不懂槳葉數量所涉及的科學,但他知道曆史。

到了二戰時期,戰鬥機螺旋槳都是三片槳葉、四片槳葉,雙葉螺旋槳基本被淘汰了。

他一邊觀察,一邊注意金屬支架和管道通入的艦內艙室情況。

按照他的估計,這裏麵應該就是一台燃素發動機。

可惜不能貿然進去看看。

沒多久,他看到艙室的門打開,一名青年從裏麵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