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得到的可能是1。
別人再說出口,甚至可能是-1,甚至-100,嗯,這就是人與人之間衝突的原因。
壞消息是,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彼此,更別說比理解人更難的偉大的知識原理。
好消息是,如果我們足夠聰明(笑),反複學習記憶,經曆至少10次,就有可能獲得完整的10點信息量。
我原本想分享那滴智慧之泉,因為它救活了一個生活在知識荒漠的人,我。
結果很尷尬。
這本書很可能沒有達到分享的效果,很可能變成我個人的學習筆記,是我以寫小說的方式,使用費曼技巧以教為學。
沒喝十斤二鍋頭,幹不出這麼上頭的事。
這事越想越上頭,我懷疑這就是我遲遲不寫完本感言的主要原因。
我們合火人花錢看小說,小火你TM給我們更新學習筆記?
太上頭了,我想靜靜。
寫《儒道至聖》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在寫故事,大家看,有一種很樸素的平衡。
但寫《眾神世界》的時候,那種平衡被打破了。
我以為,我有充滿善意的分享就夠了,但卻忽視了大部分讀者的需求。
是,有部分讀者可能覺得我寫的東西有趣,但許多訂閱《眾神世界》的讀者,還是覺得我在說教,是在講道理。
這兩年的寫作過程,本質上就是我學習的過程,這本書的一切,對我的價值,遠遠超過任何人。
我甚至有種“聰明”的錯覺,這兩年和這本書,就是一切的轉折點,也是我未來的根基。
因為,這兩三年,我的整個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6,我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我之前的第四卷感言兼年終總結說過不少。
準確一點,就是這兩年,我稍稍聰明了那麼一點,可能隻有一點點,但確實“做到”了。
比如,我從小胖到大,但這幾年減重40斤,老同學看到我都不敢認了,至今沒有反彈。簡單來說,就是又帥了。
比如,我過去做事斷斷續續斷斷……沒了。但現在,斷斷續續斷斷續續……續上了。
比如,我第一次進行時間記錄,隻堅持了半個月,那時候覺得太難了,但現在,我從20年11月開始每天記錄自己做事的時間,現在21年8月,快一年了,還在繼續,而且再也沒覺得困難,還會繼續,試試五年,十年是什麼感覺。
比如,我的習慣培養斷斷續續堅持了快三年,我的單核工作法記錄使用了一年半後,在前兩天升級為正反饋係統。
比如,我學習情緒管理後,情緒不再那麼極端,不再過度起伏不定。
比如,我享受到了大塊、不受幹擾地長時間思考一個問題的快樂。
比如,現在所有認識我的人,都稱讚我自律,甚至認為我過分自律了,這是過去沒人說過的。當然,我認為自己目前的自律離及格線還有一步之遙。
很多很多。
用《意誌力》這本書的說法就是,我通過不斷做這些事,慢慢地,我的意誌力增強了,能讓我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意誌力再度增強,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7,那我過去呢?
渾渾噩噩,稀裏糊塗,生活沒有目標,人生一片迷茫,但卻誤以為自己很聰明,誤以為自己過得不錯,誤以為別人才是傻嗶。
我現在每每回憶過去,總有一種不真切感,過去好像活在夢裏一樣。
過去的我,做事沒目標,沒計劃,沒有方法,沒有原理,沒能力,沒培養過優秀習慣,不會記錄,不會反思,不會思考,不會努力,什麼都沒有……
我之前說過,我過去大腦沒有發育成熟,直到這兩年,才發育完成。
大腦中年才發育完成?我不知道科學怎麼解釋,但我這幾年就是這麼感覺的。
我現在也偶爾誤以為有些人是傻嗶,但一旦有這種念頭,我會立刻追問自己,他為什麼這樣,找到原因後,再進行深一步的追問為什麼。
然後反思,我是否犯過同樣的錯誤?
讓我高興又尷尬的是,十次有九次會發現,原來對方的傻嗶行為,我也犯過,甚至一直在犯。
然後,我會本能減少攻擊性,開始反省,以後盡量不能做相同的事。
再然後,我慢慢變得寬容,能容忍完全截然相反的立場,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遇到別人的反對,遇到不同的立場,就跟打雞血一樣反駁甚至罵人。
因為,我覺察,然後原諒了自己。
我過去之所以總是戰鬥總是反擊,是因為我過度被本能控製,隻會本能保護自己,恐懼被人否定,害怕被人發現我原來是個笨蛋,也就是習慣性防衛。
我過去,經常因為爭論一個自以為是的黑白分明,忘記了這個世界還有赤橙黃綠青藍紫……
8,我終於有了目標。
我前三十多年的人生,就是一片迷霧,我就像是一個無頭的蒼蠅,或者像是一個測不準的小量子,永遠能做出無法理解的行為。
我做過的傻事特別多,充分展示了人類的迷惑行為……
這幾年,我通過各種方式覺察自我,認清自我,然後堅持不斷尋找人生意義、方向、目標、終極、價值、自我實現、渴望、夢想、理想、最大欲望等等這一切混合的概念,還是暫定為目標吧。
我終於找到了。
沒什麼技巧,就是一直找,一直找,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然後找到了。
有了清晰的目標,是我能一點一點改變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經常思考過去與現在,偶爾會覺得,或許,我的過去並沒有荒廢。
我的前半生,隻是在迷霧中尋找自我。
現在,找到了。
9,我的感激。
正是因為我發現,這本書對我自己的作用更大,所以我更加感謝訂閱《眾神世界》的讀者。
特別特別特別感謝!
其實大家也能看出來,我不太懂社交,甚至本能地不去寫主角與女性的戲份,這跟我過去的經曆有關。
簡單來說,人類現在的習慣和能力,除了基因的影響,大都是受環境影響,童年時期所受影響最大,因為那是大腦神經發育的高峰期。
如果小時候沒有經曆過強社交環境,家人和周圍的人沒有主動且高頻跟自己溝通,就不太會社交,長大要想習得社交能力,就需要加倍的磨練才行。
我小時候父母外出工作,把我留在老家多年,基本算是最早的留守兒童,雖然那時候還沒有這個詞彙。
小時候沒有家庭的溝通交流,長大後又成了宅男……
所以,我不僅作品中不太會寫社交,現實中我也不會跟讀者打好關係,不懂運營作品,甚至連管理都是主動找我。
我是那種典型心態積極但行為不主動的家夥……
我確實沒有掌握相關的社交能力,大腦裏缺少相關的神經,很多事就意識不到。
現在,我有一定意識,正在慢慢學習,努力改進,但能力還沒有培養到位。
不過,無論我有沒有這個能力,我都想說,感謝每一位讀者!
我這種悶騷宅男的感謝,絕對真誠!
尤其感謝訂閱的讀者。
開啟《眾神世界》的動力,是我得見智慧之泉的衝動,而寫完《眾神世界》最大的動力,則是你們的訂閱。
投過票的都是合火人,訂閱的都是大股東!
特別感謝!
10,本書的內容
其實我還有很多想說。
比如眾神世界的內容。
寫儒道我是有頭不知道怎麼結尾,而寫眾神我從一開始就有頭有尾,在故事和我個人的表達上,肯定是不完美的,但絕對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