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拉·艾維雅娜演繹的,是一段帶著濃濃爵士風的芭蕾。
一眼就看得出來,艾維雅娜其實是一名芭蕾舞者,她的舉手投足,都帶著芭蕾舞者的特殊氣質。
這段舞蹈的編舞,其實是很爵士風的動作,但是,同樣的動作用芭蕾的風格演繹出來,就完全變了另一種味道,看上去非常獨特。
而且,艾維雅娜的動作技術難度很大,完成得卻很輕鬆,讓觀眾不由得嘖嘖驚歎。
就連評委,也有人輕輕地點頭表示讚賞。
康斯坦丁·薩卡洛夫一手支著臉頰,十分專注地望著台上。有那麼一瞬間夏伊達甚至猜測了一下,如果是科斯嘉的話,會給這一段舞蹈什麼樣的評論呢?
不過這樣的走神也就是片刻的工夫,因為優美的舞蹈是如此攝人心魄,讓人根本就無暇分心,舍不得放棄哪怕是任何一段。
一分半,每一組動作都是精華,都有值得稱道之處,隻可惜實在太短,大家都還意猶未盡,場上已經換了另一組人在跳了。
蕾拉·艾維雅娜的表演結束的時候,坐在台下的觀眾,怕是有不止一半的人心裏在想著,這要是她的專場就好了!
夏伊達也是一樣,忽然期待著這個舞台是艾維雅娜的,可以就這樣看她跳,一直看下去,滿滿的兩個小時,那該是怎樣的一種享受呢?
現場果然是不一樣,會在心裏喚起各種各樣的感覺,震撼,渴望,衝擊力,全都是視頻裏不具備的。在大劇院裏,音樂仿佛是立體的,包括著身體,把人往舞蹈的氣氛裏推拉,而場上的舞者,顯得那麼近,甚至那眼眸中的笑意,都似乎是專為自己準備的。
這就是優秀的舞者嗎?
真是令人羨慕啊!
雖然隻有短短的一分半,夏伊達還是清楚地感覺到了自己與艾維雅娜之間的差距。那差距是巨大的,那根本就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超越和追逐的對象。
奇怪的是,這樣的差距不但沒有在她的心裏喚起任何沮喪、嫉妒之類的負麵情緒,反而讓她有點小小的激動。
努力的方向,居然是這樣美好的!或許,一直努力的話,有那麼一天,也可以像艾維雅娜這麼出色吧?
甚至,有可能超越她嗎?
在艾維雅娜的前麵,是什麼樣子呢?
科斯嘉在台上,又是什麼樣子呢……
夏伊達趕緊搖搖頭,把開始發散的思緒收了回來,回到了眼前的劇目上。
台上的幕布落了又起,場景變換,加上一波又一波演員的演繹,高亢且略微嘈雜的音樂,不但台上是熱熱鬧鬧的,就連人的心裏,也都是熱熱鬧鬧的。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摩登時代》很好地展現出了那個特定的社會時期的轉折和動蕩,人們思想的碰撞,激情的火花,甚至不時出現的雜音和怪誕。如果有勇氣,有著自由和開放的心靈,你能在這個時代裏一飛衝天,自由翱翔。但是如果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則隻能在舊時代摧枯拉朽般的崩塌中發出絕望的悲鳴。
就連對這些沒有太多概念的夏伊達,都在觀看這部激情洋溢的劇作時產生了這同樣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