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競標(1 / 2)

周彼德的這句話,讓一向冷靜的馮輝城也有些驚訝了,他在以前也和這位大名鼎鼎的鼎盛李副總打過幾回照麵,但這個人一向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春風撫麵般如煦的人,儒雅溫和,並不像一些商場老油條那樣的油滑。。

這個李清源和人說話時,眼睛裏都是帶著笑的,而且言談話語間言之有物,也很真誠,並不是不個慣會說官話,打官腔的人。

雖然馮輝城明白能在鼎盛混得如魚得水的人,必然不是能閑之輩,但也隻是想到此人可能確實從文化類或者藝術品鑒賞設計上造詣非凡,所以才得到重用。

而且在之後的交往中,李清源也確實表現出了他這方麵的見識非凡,才華橫溢,尤其對於哲學和藝術類方在更是見解與眾不同。饒是馮輝城這樣自識甚高的人在李清源麵前也不得心悅誠服,甘敗下風。

但現在周彼德說李清源年輕時不但曾做過戰地記者,而且和傳奇戰地記者“鷹眼”相識,這就不得不令馮輝城驚訝了。

這個傳奇英雄“鷹眼”但凡是個做傳媒的就沒有不知道他的,甚至還曾有國外著名作者專門兒寫了一本描寫這位英雄人物的傳記,稱他為“劃破戰地長空的一把利刃”

裏麵例舉詳細描述了這位傳奇戰地記者的一生,包括其神秘的背景、犀利生動的描述、超凡的智慧以及最後他犧牲時壯烈。

但是盡管這位英雄的事跡很多,但實際上他的真實姓名卻一直成謎。

因為他不是任何一個報社的駐外記者,而是一個自由人,即是記者又是攝影。他獨自深入戰區獲得消息,然後再轉給一些世界知名的報紙發表。

所以有人說他叫安德烈,也有人說他叫安德魯。但更多的人叫他的外號“鷹眼”用來說明他對於新聞線索的洞察力與觀察力。

而且這個人寡言鮮語,很少與外人交談。他總是獨來獨往,可是一旦讓他捕捉到有重要消息的新聞,無論多少危險和艱難他都敢衝到第一線去。因此也為當時世界了解到戰區情況貢獻了許多翔實而確切的第一手資料。

最後他在一次救援行動中,為救幾位被綁匪綁架的孩子而被大火吞噬,讓自己的一生始於神秘,終於悲壯。

這件事當時被媒體渲染的很厲害,甚至一些國家機構的領導人都為這一位連真實姓名也沒有留下的英雄表示了哀悼之情。而當時刊登在許多國家頭版頭條新聞裏的,也隻有一個滿目蒼桑,滿臉硝煙但看不出年齡的大胡子男人,和一個模糊不清,但堅定的衝向火海的背影。

在他死後,一家世界權威級的媒體甚至拔出一筆專項獎金,成立了一個鷹眼獎,用於獎勵那些工作在戰區的戰地記者和一些自由媒體人。

但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居然還和李清源認識,盡管周彼德說隻是據說,不知真假。但是既然有這個說法,那必然不是空穴來風。

但真實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呢?馮輝城是一個廣告人,同時也是媒體人,他對這位‘鷹眼’也也同好奇,對他的那些事跡也同樣敬佩不已。

那如果李清源真的和那位‘鷹眼’是舊識,自己能不能找個機會問一問呢?想想一個令世界都崇敬的人,和自己身邊認識的人也相識,還是挺令人向往的。

周彼德看到馮輝城意味不明的表情,好像在走神兒,也好像跟本就沒把自千辛萬苦得來的消息當回事兒。就略顯急燥的猛抽了兩口煙說:“我和你們說這些話的意思是不要小看了鼎盛和這個李清源。遠的不說了,你們知道如今《世界先鋒報》吧,這個李清源還曾經任職過先鋒的特別評論員,先鋒當年可是給他留過專版的。而且他還是‘世界設計藝術大賽的特邀評委’”

周彼德自己說著說著,都覺得此人有些太麻煩,又猛的抽了兩口煙。主要是他覺得雖然對於李清源這個人他通過一些渠道知道的多些。

但是李清源這個人給人的感覺不是知道的他越多越安全,而是越知道多了越覺得他深不可測。

鬼知道他那十多年還做過些什麼,而且周彼德總有一種感覺。當過戰地記者絕不是那個李清源做過的最出人意料的事兒。

能文能武,還老奸巨猾,關鍵他的外表還非常唬人。但凡沒真和他交過手的人,都不過覺得他也就是個學者型的人材。而且此人在文學藝術上的造詣也的確是非常了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