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馮輝城正在代表MG發言,馮輝城這方麵明顯比魏流雲經驗還要老道。雖然未脫稿,但是也基本不怎麼看稿子。站在哪兒也是風趣幽默,該誇的誇,該吹的吹,還不著痕跡的捧了張萬成幾句,引得下麵一陣的鼓掌。
魏流雲看在眼裏,覺得經驗這個東西還真是可以代替氣場的。馮輝城站在哪兒絕對沒有她姿態美,但是那身兒氣場真是令人不敢小覷,而且說起自己的工作來,真是從容無比,這就是經驗和能力給他的自信。MG的人還是真有幾把刷子不能小看的,魏流雲心想。
馮輝城的發言也控製在了五分鍾之內,然後走下台來。這時主持人上台說:“下麵是各位媒體記者朋友的采訪時間,因為時間隻有十五分鍾,所以請大家的提問盡量簡短明了。”
萬象接受采訪的是一位叫鄭達開的副總,鼎盛是魏流雲,MG是馮輝城。他們剛在前排坐定,就有記者起身提問:“我是《新商報》的記者,請問鄭總,就我所知萬象也有自己的媒體廣告部,為什麼這次宣傳還要不惜重金聘請其它公司的創意媒體呢?”
鄭達開正了正身前的話筒說:“我知道對於這次萬象放棄自家媒體,從外麵聘請媒體團隊來做這次‘萬象觀景’的項目,從一開始就受到許多的質疑,甚至有人問我,是不是萬象的廣告部不好,或者不足以擔負這次的重任。在此我要感謝《新商報》這位記者的提問,給了我們一個澄清的機會。”
鄭達開微笑著對那位記者示意了一下,然後又接著說:“這次萬象隻所以不用自家團隊,並不是我們的團隊不好,相反就是因為萬象的廣告創意團隊在業內有口皆碑,所以才讓我們選擇放棄的。因為‘萬象觀景’是萬象集團這兩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個細節我們都嚴格所關,所以在廣告媒體宣傳上也力圖有一個新穎,真實的呈現。
所以我們在多家公司的媒體創意廣告上,最終選擇了鼎盛和MG這兩家在業內同樣有口皆碑的設計團隊,來策劃這次萬象整個廣告的流程。就是想讓大家看到萬象集團在這此‘萬景觀景’項目上的誠意和新意。”
“魏總監你好,我是《經濟時報》的記者,這次萬象集團的活動是您就任鼎盛集團媒體部藝術總監的第一次亮相,而且第一次出現在眾人麵前就是這樣重大的合作項目,現在能談談您的感想嗎?”
魏流雲聽到有記者向自己提問,也正了正話筒說道:“的確,這次萬象集團的活動是我就任以來參與的第一個重大活動,而且是關係到三家企業合作的活動。
對此我深感榮幸的同時,也倍覺責任重大,對此我會以此來作為鞭策自己努力的契機,爭取給大家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而且我也絕對的理由相信這個項目有我們三家的通力合作一定會順利圓滿的完成。”
魏流雲之所以把三家合作掛在嘴上,就是不想這個時候鼎盛成為關注的焦點。就像對於那些小明星巴不得天天有記者關注才好一樣,真正的大明星沒事兒的時候都是避記者唯恐不及的。
鼎盛本來就比MG強上許多,這也是業內皆知的事情。可以說如果以規模論,MG和鼎盛跟本就沒法兒比。正因如此,鼎盛現在需要的不是搶風頭,而是低調。以免給外界留下鼎盛在壓製MG的印象。
雖然最終結果還是要靠作品而非公司大小來說話,但魏流雲不想讓公眾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越強大越要低調隨和,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因為雖然不應該這樣說,但這個世界就是總是本能的同情弱者的。而且現在網絡媒體發達,那些屏幕外的網民也很容易對強於自己的事情強加一些陰謀論的觀點,所以沒必要講太多。
該講的剛才在台上都講了,魏流雲相信在場的記者會將自己講的原原本本的報道出去。現在沒必要在采訪的時候和MG別風頭,掉價兒。
再說三家剛一合作,就傳出不合的風聞,無論是對萬象還是鼎盛來說,都是不願看到的,越是大集團就越是在乎形象和麵子。所以盡管魏流雲不喜歡MG的行事作風,但這兒絕不是表現這個的時候,所以魏流雲回答的中規中矩,說了一大段話,其實和沒說一樣,這也是說話的學問。
記者本來也沒有打算從魏流雲口中聽到多麼深刻的感想,於是點了點頭坐了下去。然後又聽到令一個記者問道:“我是《新聞一周報》的記者,請問魏總監如何評價鼎盛這次的兩位合作夥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