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月曆元封一八七年六月,問道峰,“正園”。
“嗚!嗚!嗚嗚.....”
大棍舞動如飛,撥、挑、戳、轉,極盡變化之能事。小院中景華進退如飛、棍法嫻熟,和十年前判若兩人。
“唰!”
“法棍八式”演練完畢,景華收棍而立、氣定神閑。
“好......總算略通皮毛,平日下了些功夫。可出招入勢斧鑿痕跡過多,幾處轉折白費氣力、毫無用處。”
“請師祖指點。”
景華不敢怠慢,連忙躬身請教。
入宗近十年,他對樂和當初的安排愈加感激。離開“浣花院”後,景華按師祖吩咐,在“問道院”聽講四年。等三名“同年”先後選定座師,他才正式歸入“無極真人”門下。
“易神宗”規矩古怪,宗門化神上人門徒眾多,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逐個教授根本顧不過來。因此“師祖”往往先高屋建瓴、定下方向,然後由後輩弟子監督指點。
景華則完全不同。
“無極真人”執掌“問道院”,多年來研究上古典籍,很少傳道授徒。據說他最小的弟子已結丹圓滿,正準備衝擊化神。這麼一來,“師祖”對他近乎於單獨教授。雖說弟子進階多靠自身感悟,可關鍵時刻幾句點撥,可以讓修士少走很多彎路。
景華明白“師祖”操持宗門事務,難得有閑暇時光,因此十分注意請教的“尺寸”。數年以來,他總共見了平無極六次,每次都讓對方看到自身進步。
“無極真人”活了數百歲,見多識廣、目光如炬。後輩的種種謹小慎微,他看得清清楚楚,心中頗感欣慰。
修士的能力遠超百姓,平日在城鎮間起居行走,極可能是神仙一般的存在。天長日久,心態難免失衡,其中散修尤其嚴重。
狂放不羈、高高在上、喜怒無常等等,是不少修士的“通病”。而宗門代代傳承,不僅需要弟子們戰力卓越,更需要他們通識人情世故,能靈活變通地處理事務。
景小子“胎毛未退”,卻展現出不同於年齡的老到,讓“無極真人”驚訝之餘,還多了幾分期待。平真人修為之高、眼界之廣,在“易神宗”內穩居前列。後輩請教時,他隻要多說兩句,立時便能驅散迷霧、直抵本質。
“華兒,你想過沒有?論鋒銳無匹,棍不如刀槍劍戟;論威猛霸道,棍不如錘斧槊鏜。它何以位列百兵、不被淘汰,甚至被成為‘百兵之首’?”
“啊......”
景華被問得張口結舌。無論前世今生,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但“師祖”問起,隻能硬著頭皮實話實說。
“這個......大概是上古時缺乏器皿,百姓們為抵禦異族,隨手抓扯,拔下樹枝胡亂揮舞。因為最開始用的是樹枝,所以被稱為‘百兵之首’......”
“哈哈哈......”
平無極一陣大笑,放下經卷站了起來。
“......嗯,你說的不無道理。可人族代代傳承,如今早已不缺刀劍,棍棒卻始終經久不衰,沒有離開兵器之列,這就不是‘胡亂揮舞’能解釋的了......”
“是,請師祖指點。”
“華兒,上古時凡持棍對敵,不外乎兩種情況。其一,麵對威脅臨時應變,隨手抓到最簡單的器物,以之保護自身。此時棍棒孱弱不堪,無鋒銳、無威勢,僅略強於赤手空拳。以此推斷,則棍為百兵之末......”
“......其二,武者遍試諸般兵刃,最終仍選擇大棍。因為其既無長處,也無短處,兼具靈活與威勢。此時持棍者修為高深,棍棒刀劍對他一般無二。對陣時或鋒銳、或威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心念微動,便能化重為輕、變慢為怪。以此推斷,則棍為百兵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