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真人的離去,用完餐的武當眾弟子也陸陸續續的走出了大殿,沐霖站起身來走下台階,迎麵就看到了那個氣質非凡的李慕然站在自己身前,沐霖拱手道:“還望李兄多加指點,在下感激不盡”。
李慕然看著眼前的俊朗少年可不敢托大,趕忙回禮道:“八師祖見外了,我指點師祖已然有違道理,如若不是老祖欽點,徒孫可不敢越界,還請師祖不要見怪才是”。
沐霖擺手道:“沒事沒事,既然師傅要我隨你練劍三月,自然是對你能力的認可,這三個月不要將禮儀輩分放的太高,我隻是一個隨你練劍的一童生而已,那我先回我居所休息,明日我去何處尋你?”。
“那師祖明日去演武堂尋我即可,我每日均在此處練劍”李慕然回道。
“好,那明日見”說完沐霖對李慕然點了點頭,就走出了大殿向自己的住所走去。
李慕然看著遠去的師祖背影,左手按在紫竹劍柄上,目光疑惑又幽然。
不一會沐霖就回到了自己的住處,打開門屋子裏麵空無一人,因為沐霖認為隻有自己的苦修才能帶來厚積的勃發,所以跟五叔商量以後五叔就搬到了梅閣陪奶娃去了,五叔因為很喜愛奶娃眼見也扭不過沐霖,也隻好勉強的接受了沐霖的建議,但是還是擔心沐霖,每日白天還是會來沐霖的木屋打掃衛生,所以沐霖的木屋雖稍顯破舊但是卻一塵不染。
這一天不停的練劍,對於沐霖的身體是很大的負荷,就如龍圖老人所說的一樣,沐霖雖然身體熬實但也滿身隱患,沐霖武道天賦之所以一般,其實歸根結底來說還是身體天生的孱弱,在這個時空雖然宗師強者擁有各種匪夷所思的能力,但是卻也未曾超過人類的認知,未曾觸摸到摘星逐月、力可劈天的層次,在這個時空一個人武道的天賦如何,大部分說的是這個人身體的筋脈、骨骼強度、身體強度以及身體的韌性幾點,那虛無縹緲的悟性則沒人可以說清楚那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天生筋脈通達、骨骼累實則為普通武道天賦,骨骼通達、骨骼累實、身體強度高則為中品武道天賦,要是四者皆為上佳選則為極品武道天賦,而這種個人無不是名留青史的強者先賢,而即擁有這無上的武道天賦又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悟性之人,無不是開宗立派、一人護一國的超級強者。
這種人鳳毛麟角、一個時代都極難出現一個,比如說道教道祖老子、佛家佛祖釋迦摩尼、儒家儒祖孔子、域外伊斯蘭教老祖穆罕穆德、天主教天主耶穌。
這些蓋世強者真的古今難尋,自從中古時代遠去,近古時代到來,天地自此大變,這樣的先賢就未曾出現過了,目前最被寄予厚望可能達到他們的高度的人現在有五個,一是明朝心學聖人王陽明,二是繼孔聖之後儒家最可能達到儒聖的亞聖孟子,三就是朱熹、程頤、程顥三人。
王陽明一生可以用神話來形容,文題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安乾坤,當之無愧的內外聖王,人類曆史精華,一切華麗的詞藻都無力渲染他傳奇的一生,他開創的心學更是影響深遠,其中的知行合一被佛教吸納產生了苦行僧這類苦修佛徒,被墨家吸納產生白墨這一行俠仗義的墨家分支,這隻是相對出名的,不知名被影響的人群以億記。
所以說王陽明聖人的一生就是傳奇,現在的明朝之所以可以在元、清倆朝的夾擊下還能生存,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明朝有著王聖人這一終極大殺器,沐霖這一代年輕衙內最佩服的人就是王聖人,其現居的明心閣更是明朝人人膜拜的聖地,更是天下心學人心中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聖地。
孟子則是儒家亞聖,僅次於孔子的儒家聖人,先秦時代人們喜歡對知識淵博、學富五車、在某一方麵達到一定造詣的人稱為子,比如墨子、老子、荀子、孟子等等。
而孟子就是集儒家大成的儒修,一身儒學造詣不下於孔子,更是在孔子儒學的基礎上開辟了自己的儒學理念,被譽為儒家之龍。
其盛名享譽整個大陸,即使在域外也是聲名赫赫,對於儒學的發展有著極大推動,最叫人頂禮膜拜的不是孟子的儒學,而是其為人師的本事。
其儒學經典之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天下第一等抵禦心魔之法,“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更是橫練苦修之人的至聖法言,為天下人所膜拜,其弟子董仲舒更是官至漢朝丞相,總攬一朝大權,弟子範仲淹更是宋朝基石人物,享一朝氣運,孟子那是大陸上無人可及的人物之一。
其實朱熹、程頤、程顥三人合在一起也隻是可能達到前麵倆位的高度,不得不說這三人是理學的集大成者,理學更是宋朝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