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章 人體熔爐(1 / 2)

沐霖一路小心翼翼的保護著手中的竹簡書,是一點不敢怠慢,一路四平八穩的走著,生怕有一丁點閃失,穿過半個武當山總算是到達了住處。

屋內龍子依然呼呼大睡沒有一點醒來的跡象,沐霖將竹簡放在桌子上,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屋子,收拾完以後,將桌子上的飯食丟到外麵,走到床前小心的把散落一旁的被子蓋在龍子身上,摸了下龍子隆起的鼓包,捧起桌子上的練體訣,準備開始通讀一遍。

竹簡封頁刻有三個大字《練體訣》,字體是周王朝時期大陸的通行文字金文,字體主要是以形擬意,大部份字體都模仿上古時期的世間萬物而成,非常晦澀難懂,幸好沐家家學淵源,族中私塾裏麵有專門講授金文的老師,而沐霖自幼不能像其餘子弟一樣學武,自然將時間都投放在學文之上,有所成就,這樣也算是間接的解決了看不懂《練體訣》的問題。

沐霖翻卷開整個竹簡,竹簡上工工整整的鏤刻著幾千餘字,沒有文引,開篇就是幾個晦澀文字:“人之一身,右氣左血。凡揉之法,宜從身右推向於左,是取推氣入於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於右,揉令胃寬,能多納氣;又取揉者右掌有力,用而不勞凡揉之法,雖曰入功,宜法天義。天地生物,漸次不驟,氣至自生,候至物成。揉若法之,但取推蕩,徐徐來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為合式。設令太重,必傷皮膚,恐生瘓虜;深則傷於肌肉筋膜,恐生熱腫,不可不慎................”

沐霖看之心中大喜,情不自禁的想要將原文觀看一邊才罷休。

“太陽之精,太陰之華,二氣交融,化生萬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有知音,苦無堅誌,且無恒心,是為虛負,居諸而成之者少也。

凡行內煉者,自初功始,至於成功,以至終身,勿論閑忙,勿及外事。若采咽之功,苟無間斷,則仙道不難於成。其所以采咽者,蓋取陰陽精華,益我神智,俾凝滯漸消,清靈自長,萬病不生,良有大益...........

通篇幾千字看下來,沐霖不由得渾身大汗淋漓,整個衣袍都被汗液侵濕。

沐霖抬起頭活動下自己的肩膀,望向窗外,不知何時太陽已然落山,未曾想隻是簡單的通讀一遍練體訣而已,就需要耗費沐霖如此的多的時間和精力。

練體訣通篇數千字,幾乎都是拗口晦澀的文字,尤其一部分的文字沐霖還需要多加回想才能記起它所代表的意思,這大大的增加了通讀的難度,而且上古文字重意象,也就是說比較看重所看之人的悟性,沐霖自覺悟性平平,如果換做一個悟性極佳的弟子,隻是通讀一遍就可以悟到幾分真意。

練體訣中將人體比作一個大熔爐,可將任何靈氣和藥材都熔煉進自身,將所有能量轉化為自身的營養,從而將身體各處進行緩慢的打熬,沒有具體的止境,隻有更加完全的打熬,可以說練體訣是一門將身體開發至極致的武功,完全不需要你有任何的天賦,即便你再平凡都可以修煉。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門武功越高深越浪費藥材和靈氣,同時也會因為身體開發的不得當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殘疾,還好的是隻要不急功近利的修煉,基本不會出現殘疾的問題,可以說練體訣不愧是最適合人類修煉的功法,實至名歸。

沐霖將練體訣卷好收入書架最高處,揉了揉熟睡中的龍子,坐在床上拿起枕頭旁放著的範師隨筆,仔細的看了起來。

沐霖看了一遍又一遍的隨筆,自然心中生出自己的感悟,沐霖將所有的感悟寫成了一首歌訣,這樣也方便沐霖自己記憶。

歌 訣: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

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搖天柱。赤龍攪水津,

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閉氣搓手熱,背摩後清氣。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足頓。

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畢,想發火燒身。

口訣十二段,子後午前行。勤行無間斷,萬疾化為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