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夫人挑眉:“還真是為難大小姐了。”
顧涼瑩昨天晚上可是聽何氏說了好些,這會兒接過話茬:“其實瑩兒也不過是投機取巧,聽說深山裏的匠人崆峒子最是不羈。瑩兒前去拜見之時還耗費了一下時間。說來,還是看在太後娘娘的麵子上,崆峒子才做了這迎客浮雕。”
皇後身邊的章嬤嬤走到浮雕前,見鬆樹裏麵歇著賀壽的詩文。衝著皇後暗自點頭。
“傳聞崆峒子性情迥異,常人不能忍受,這涼瑩小姐能去討來這浮雕,怕是煞費苦心。”
顧涼瑩扭頭看著說話的林家大夫人,心裏冷哼一聲,吃不著葡..萄,酸什麼?
隻見皇後讓人把浮雕抱過來讓她瞧瞧,“早年那崆峒子也不過是宮中有才華的匠人,景行宮的玉花樹,皇上書房的鄢陵硯,還有太子府中的七香銅鼓都是他所做。先帝再世時,那崆峒子不知怎得惹到先帝,差點就要受罰。還是當年的母後心軟向先帝求情。這才留下了崆峒子一命。”
柳夫人眯著眼笑了笑:“想不到還有這事,難怪後來有人傳太後娘娘是善人,輕言細語就可化解幹戈。”
“你這丫頭,成了大夫人也沒個正經的。”一聲沉穩的聲音傳來,眾人隻見是方才在宮內坐著的太後走了過來。一時間原本說著話的人紛紛行禮。
顧涼梔覺著看戲看了一會兒,眼下無趣,顧涼瑩似乎想獻寶,何氏拉著她不讓她輕舉妄動。槍打出頭鳥,該什麼時候說話就什麼時候說。
她嫁給許安一年後,許安把府邸遷到了幽州,那也是他的封地。顧涼梔原本每個月都要進宮三四次不等,要麼是見鄭貴妃,要麼是見皇後。皇後不待見她,鄭貴妃覺得一個庶女成了她的兒媳婦心裏很是不滿。顧涼梔就成了一個鼓鼓囊囊隨時讓鄭貴妃出氣的‘包子’。
太後也算是個奇女子,三言兩語就可話幹戈為玉帛。先帝聽信苗疆女子要廢後,太後出麵同那女子說:“你本就年紀輕輕,都可以做皇後娘娘的女兒了。但是皇後娘娘處在這個位置這麼久,年歲也同皇上變大,到時候人如秋日落葉,往事皆隨風散去。你別這麼斤斤計較,對你不好。”
那女子笑了笑,廢後一事從那時起在未提起。
聞宣帝要攻打遼國,隻為長公主解怨。太後就拉著聞宣帝去邊關一走:“你妹子隻是心裏有氣憋屈,而這邊關百姓可經不起戰爭和動蕩。”
聞宣帝疑惑:“讓邊關百姓都遷往都城不就得了?”
“樹葉落地生根,人落地此處便為家,動蕩變故離開此處,那可不就是背井離鄉?”
此後十年間,大夏與遼國和平相處。又經過遼國君主動蕩,遠嫁的長公主得以重新回到故國。
顧涼梔那時同鄭貴妃一起在太後住處,不知怎得,當時太子妃林家嫡次子的女兒林黎也在,皇後知道太後不喜鄭貴妃,變著法兒的損。神仙打架,百姓遭殃。顧涼梔就成了鄭貴妃的出氣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