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扶餘縣中浮光錦(1 / 2)

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了秋涼山,便出了宜秋府,卜測行到比鄰宜秋府的堇州府。

堇州府獨產浮光錦,因其光照而浮與層麵,似是錦自身發光,故而得名浮光錦。

天下之大,唯有堇州府一地可產,全府百姓之力,每年也不過產出三萬匹浮光錦。

浮光錦色彩亮麗,圖案精美,又因其特殊的構造,塵土與雨水,皆不可沾身,沾之自掉,因此被鄭國皇室欽點為貢品。

說起浮光錦,就不得不提堇州府的蘇家。

鄭國有傳,天下浮光出堇州,堇州浮光出扶蘇。

說的便是,浮光錦唯有堇州才有,而堇州最好的浮光錦,便是出現在扶餘縣的蘇家。

堇州年產三萬匹浮光錦,其中有兩萬都是蘇家而產,因此蘇家在堇州的地位可是要比知府還高。

堇州府知府可換,但蘇家卻不可出事。

每一任知府,不論如何都要保證好蘇家的方便,如此才可保證可足量上供朝廷。

也曾有不少人眼紅蘇家,但因為蘇家的無可替代性,以至於官府都不允許任何對付蘇家。

除非,蘇家造反,或者有誰家浮光錦數量和質量可強於蘇家,否則蘇家在堇州霸主的地位,無可撼動。

說起來,蘇家生產的浮光錦之中,每年又可生出百匹極品,那是皇室專屬,尋常的浮光錦,別處別人也可生產,但此等極品,卻是除了蘇家無處可生產。

也有不少人打探方法,然,費盡心機,卻一無所獲。

自二十餘年前,蘇家憑借此等極品浮光錦一躍成名,而後迅速擴張,這才有了如今不可撼動的地位。

扶餘縣中,蘇家獨占一山,開建庭院,一宅可比半城,就連縣城都是因為蘇家所在而逐漸遷移到其宅附近,可見蘇家的影響力。

此時蘇家的後山,被列為禁地,除家主與夫人外不可入內的浮光閣內,那令無數人垂涎的極品浮光錦正在織造而出。

蘇家當家的老爺,單名一個振,字曰益興。

蘇益興歲有四十餘,此時他親自坐在浮光閣之外鎮守,以免有人靠近驚擾其夫人織錦。

閣內,流光溢彩,看著神聖不凡。

流光之中,可見桑葉之下,有一一人之長,一人之大的巨大蠶蟲在吐出蠶絲。

此蠶絲看著便是不凡,光彩奪目,不需染色,吐出便已生色彩。

七色飽滿豐潤,這是任何染織技術都不可比擬的。

流光之中,有一個紡織機在一纖弱女子的操控下,不斷將巨蠶所吐蠶絲進行紡織。

踩著厚重的紡織機,許久才生出一寸的浮光錦。

但此處製造而成後,便已是成品,不需刺繡,不需染色,便已經圖案自成,且完美無瑕疵,這是其他人工浮光錦難以相比之處。

精妙的紡織技術,加上巨蠶吐出的蠶絲色彩,兩相配合,少有差錯都製造不出這般極品浮光錦。

一日生產兩個時辰,也不過幾寸而已。

女子擦了擦額頭虛汗,感覺疲憊無比,巨蠶隨之斷絲,兩者都疲憊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