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臨這個人十分多麵,她並不完全的了解這個人,且雪瑩對此人的看法也並沒有錯,至少在這件事的處理上,的確是該讚他顧清臨一聲大肚能容的。
隻是,顧清臨越是這樣做,她便越發地覺得這二人之間有貓膩。
若非有什麼不可告人得到秘密,她顧清臨睚眥必報的性格就算不斬殺了此人,也定然不會就此輕饒了他,又何至於為此忤逆他父顧言呢?
莫不是顧清臨想要玩一出金蟬脫殼?
這個想法一在心頭閃過,葉婉茹便為自己的胡亂猜測而感到更加的迷惑。
且她的這個猜測,看起來遠比這個人的出現要更加的荒誕……
金陵這一塊是非之地,正是顧清臨嶄露頭角以後所想要的,朝堂上的情形越亂,於他在朝堂立足越發的有利。
且這種種混亂局麵的背後,未嚐沒有他的推手在其中!
亂世出英雄,沒有亂世,那他便自己親手造一個亂世出來,隻為了他自己的加官進爵。
可若單單的隻是為了加官進爵,按照其父禦史大夫顧言為他安排的路,考取功名以後再順理成章的進入廟堂之上不好嗎?
他又何須如此地大費周章、另辟蹊徑,在軒帝宴飲百官之時的除夕夜宴上,以一番極盡阿諛的大袖之論來奪人耳目,隻是為了讓人看到他非常的手腕和智謀嗎?
為什麼,她竟會隱隱覺得顧清臨的目的並不在此?
可這個人明明一直都是一副,為了權勢無所不用其極的模樣示人,那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葉婉茹在想著這些的同時,手中的筆絲毫未停頓過,但她筆下所寫卻並未有過半點的質問,不外乎是三言兩語的慰藉之言,對於案情的進展也不過寥寥提了一筆。
想要問的太多,畢竟這些疑惑若是一日不解,便會在她心頭纏繞一日,可她又唯恐適得其反,畢竟顧清臨這個人太難以捉摸。
“這一次要親手交到顧公子的手裏,莫要像之前那般,見他不在便放在營帳裏。”
把信箋交給懷瑾的時候,葉婉茹有些不放心地叮囑了一句。
可見這世上的事當真是差一時,便會相去甚遠。
午後她同樣命懷瑾把書信交到顧清臨手中,然而懷瑾去往城南又返回府上,這期間顧清臨早已經不在城南,而是在街頭的鬧市中偶然現身後便又不知所蹤。
如若不然,她也不會到此時方才聽聞這等消息。
那麼她是不是可以確定,中間顧清臨的離開是前往了羈押範誌傑等人的秘密之地呢?
若是能查到此處,便可得知他隱藏起來不肯示人的那股秘密勢力為何,也就能知道他究竟是在為誰人做事,抑或是便可探聽一二他的真正目的。
隻是顧清臨此人太過狡猾,不到萬不得已,她怕是不會觸碰到分毫。
相比纏繞在這些事情上的謎團,絲毫不必包裹在顧清臨周身的迷霧少半分。
且看這個人,永遠像是霧裏看花一般,十分不得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