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圍城這樣的大事, 不光是驚到了一城的百姓,就連後宮之中今日也已是人心惶惶, 那些大小妃嬪們若是老成些的還好,有那些年紀輕的早就慌得不知所措。
叛軍殺到,那就是謀反,謀反……自來都是要逼宮的,到時這座金碧輝煌的皇宮,怕不要淪為修羅地獄?
雖然她們這些女子一輩子也沒經過什麼戰亂,可但凡讀過幾本史書的,都知道一國之都若是被敵寇攻破的話,她們這些人都隻怕要淪為逆匪手中的玩物。
正人心惶惶,這些妃嬪們便迎來了太後宮中傳話的太監宮人——
——太後懿旨,著各宮主位約束本宮眾人,緊閉宮室,無事不可驚慌,聚眾鬧事者、亂傳謠言者,嚴懲不怠!
等傳話的太監板著臉宣完了懿旨,這才又換上和氣的樣貌道:“太後娘娘已經調集禁軍守著了,大小主子們請勿驚慌, 是好是歹的, 還有太後她老人家在呢。”
這番話倒是有效的撫平了不少妃子們心中的恐慌——也是,太後還在呢……
那所謂的逆賊, 原本……也是姓陸的啊。
當今聖上的親兒子, 太後娘娘的親孫子。
雖說出身低了些,可……即便是普通人家,庶子也一樣是兒子來的,總沒有弑親……的吧?
有那腦子快的, 這時也終於想起,當初她們在後宮沒把叛軍當回事的時候,聽過的那一耳朵,好像……叛軍打的旗號是……清君側來著?
戲文裏唱的,隻有皇上身邊有了奸臣,這才會‘清君側’啊。
她們隻是後宮女子,無論如何也和奸臣掛不上號的才是。
至於她們在朝為官的父兄家人,想來也……不至於吧?
不少妃子不論心中想的是什麼,都依言緊閉了各處宮苑的大門,至於有沒有人偷偷燒香祈禱趕緊抓了奸臣以平兵禍就不得而知了。
鳳儀宮的首領太監齊福陪著笑臉送走了前來傳旨的慈寧宮侍衛,直看著人出了鳳儀宮的大門,這才將臉上的笑一點點的收了回去。
昔日風光無限的鳳儀宮,自從皇後唐淑柔糟了皇上厭棄,又被太後下旨禁足之後,已經許久沒人來過了。
雖然有太後在,代掌封印的妃子不敢克扣鳳儀宮的用度,但他這個皇後身邊的首領太監,也早就沒了昔日的風光。
拖著步子回到宮內,皇後唐淑柔井未梳妝,而是披著一頭長發坐在妝台前麵發呆,直到聽了齊福小心翼翼的通秉,這才茫然的轉了轉眼珠。
“叛……軍?”禁足數月,皇後唐淑柔也瘦了許多,雖然沒有人膽敢將捧高踩低那一套用在她身上,但無論怎樣,她心中因為無法處死陸嵐華而始終燃燒著一股熊熊的火焰。
這股戾氣不因時間而消磨,反而在每日不停回憶自己的辰兒還活著時的音容而愈加熾烈。
——母後,我不想練寫字,我想吃桂花糕……
——母後,今天我和卿姐姐捉蝴蝶來著,可惜沒捉到,不然就能送給母後啦……
——母後,我不吃青菜,我想吃點心……
——母後……
每一次的午夜夢回,唐淑柔都不啻於心如刀割,越是緬懷過去,對陸嵐華的恨意就愈發深沉。
一開始的時候,唐淑柔恨極了還會摔砸東西來泄憤,後來一日日過去,她倒也漸漸不再肆意打砸,隻是臉色卻一日比一日的陰沉了起來。
“什麼叛軍?”
“娘娘……”齊福心中歎氣,也隻能硬著頭皮道:“聽說是……去了邊關的五殿下,不知怎的豎了反旗,說要清君側……”
“清君側?”唐淑柔喃喃的念了一遍,幹涸的眸子裏卻陡然亮了起來:“清君側,清君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清君側!去,傳本宮口諭,告訴陸……陸……那個老五,陸嵐華那狗賊如今躲在皇陵,叫他去清!去清!清了皇陵,本宮重重賞他!本宮賞他王爵!”
齊福張了張口,又慢慢閉上,眼前這婦人神情中已經帶出了癲狂之意,這樣的神色從鳳儀宮封宮禁足以來已經出現過好幾次了,齊福知道,如今不論他說什麼,皇後娘娘都會充耳不聞,躊躇片刻,也隻得低歎一聲,躡手躡腳的退了出去。
——不論今後如何,這皇後娘娘看來都指望不上了……
站在宮牆一角的陰影裏,齊福慢慢的盤算著。
原本,他也是有給自己另做打算的,畢竟帝後二人早就貌合神離,所以齊福當年看準時機,衝著太子陸嵐華送上了自己的一份忠心。
彼時原本以為這樣已經是萬無一失了,畢竟今後那是一國之君,不論宮中潮起潮落,自己總會有棵大樹好能依仗。
可誰能想到陸嵐華竟然是最早就翻了船的哪一個呢……
如今皇後又成了這般模樣,他這個在宮裏混了半輩子的人,若是再不想些辦法的話,今後隻怕下場淒涼。
……所以,之前郡王暗中派人送來的消息,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一下?
反複在心中權衡了片刻,齊福終於下定決心,快步來到宮門前敲開大門,從袖子裏掏出個荷包往守門的侍衛手中悄悄一塞,低聲道:“娘娘今日不大安康,幾位通融一下,咱家去秉一聲太後娘娘,看是不是請太醫回來瞧瞧。”
齊福是鳳儀宮中的首領太監,往日在宮中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雖說如今鳳儀宮封宮,但也隻重點在皇後一人,何況這些侍衛心裏也清楚,皇後雖然被禁足了,可她畢竟姓唐,太後一日坐鎮後宮,皇後就是不容輕慢的,心念電轉間也忙不迭就掛了笑臉:“好說,公公快去快回。”
慈寧宮中,因為要去往後宮各處通傳太後的懿旨,一時間也是宮人太監進進出出,倒是顯得一片忙碌。
太後唐秀茵麵無表情的坐在內殿軟塌上,手中捏著茶碗的蓋子出神。
作為當朝太後,整個大楚的後宮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前朝出事,她這裏自然也很快就知道了,在聽到藩王戰敗叛軍圍城這個消息的一瞬間,唐秀茵心中就是一沉。
雖然自從陸歸雲在雲州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開始領兵東進的那一天起,她心中就做過最壞的假設,但事到臨頭,也依然有些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