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1 / 3)

“禦駕親征?荒唐!”

慈寧宮中, 太後唐秀茵雙眉緊皺,神情難掩失望:“自己什麼斤兩心裏沒數麼?就不說如今已經一把年紀, 就算是年輕的時候於騎射上也不過爾爾,親征?拿什麼征?君子六藝都稀鬆平常!也好意思說親征二字?”

程婉立在一旁,這樣的話題太後能罵,她一個掌宮姑姑卻不敢,也隻能伸手給太後輕輕揉著兩側的太陽穴,溫言道:“太後莫要氣惱,如今這後宮全靠著太後呢。”

“氣?”唐秀茵冷笑一聲:“哀家要為了這個生氣,早氣死不知多少回了!”

言罷哼了哼,停頓片刻:“去,告訴鄧福全,哀家病著,管不了皇上的事,皇上既然執意親征,哀家提前祝皇上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程婉猶豫一瞬,見太後沒有更改的意思,心中也隻能長歎一聲——依著太後的性子, 顯然是失望至極, 否則不論怎樣也會請來皇上當麵規勸,即便是規勸不成, 也會盡可能的出謀劃策一番, 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說出‘管不了’這樣的話來。

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管了。

程婉心裏也有些七上八下的,隻是跟隨太後時間久了,情知如今已無轉圜餘地, 也隻能衝一旁侍立的宮人使了個眼色,宮人便悄然轉身,自去給鄧福全傳話,程婉不敢開口,隻繼續給唐秀茵按著穴位。

——要變天了啊。

明德帝聽完鄧福全的傳話,半晌沒有言語,鄧福全弓著腰不敢做聲,半晌,才聽見一聲冷哼:“既如此,朕就承太後的吉言便是!”

一語落地,心中卻不由隱秘的生出些許快意——從年少時被立為太子,到登基這麼多年,他做夢都在想有朝一日能擺脫太後的掣肘,而如今,這樣的機會似乎就在眼前了……

隻要他此次能夠成功平叛,太後即便是他的養母,也無法再像從前那般拿捏他!

一年及此,明德帝陡然揚聲:“傳膳,朕今日要養精蓄銳!”

與此同時,陸歸雲也正在看城內眼線飛鴿送出的密信。

看到那禦駕親征四個字,陸歸雲眉峰一挑,晶藍的眼瞳中譏諷的神色一閃而逝——親征?昏頭了?

一旁雲旗見他神色,好奇的探頭一瞥,頓時也有些忍俊不禁,然而那是當今天子,自家頭兒的親爹,到底還是忍住了:“頭兒,怎麼辦?”

都‘禦駕親征’了,這城攻還是不攻?攻吧,到底是父子相殘,雖然他不覺得他家頭兒跟皇上之間有什麼父子之情,但說出去到底還是難聽了點吧……

陸歸雲瞥了他一眼:“說了是清君側,你怎麼總想做反賊呢?”

雲旗一噎,陸歸雲卻不等他開口:“派一隊人,回西山將那秦氏接來。”

雲旗愣了:“頭兒,如今兩軍對壘,她一個婦人能做什麼?”

陸歸雲將手中的密信隨手往帳內的炭盆裏一扔,整個人懶散的靠回椅子裏:“打了這麼久的仗,明天本郡王請你看戲。”

雲旗翻了個白眼,甩手就走,陸歸雲百無聊賴的摸了摸下巴——可惜了,這種精彩戲碼,寶兒卻看不到,少不得日後由他講給她聽了……

是夜,注定無眠,當今聖上準備親臨城頭與叛軍對峙的消息如風一般,一夕之間就傳遍了京城,滿朝文武都有些傻眼,如今叛軍圍城,京城危若累卵,他們原本還指望聖上能下旨棄守京城,如今叛軍雖然勢強,但兩位藩王手中尚有近二十萬的藩兵,若是集中一點強行突圍的話未必就跑不掉,到時他們自然跟隨聖駕退守幽州,可……如今陛下竟然決定跟叛軍硬碰硬?

這不是開玩笑麼!

當下就不少文臣武將想要麵聖,文臣固然覺得此舉太過失於穩妥,武將卻更覺得臉皮都被扒下來了!

如今就不說兩位藩王麾下還有兵馬,就算藩王不能戰了,也還有他們呢,不論到底有沒有上過戰場,他們也都是以武進身的武將,哪有兵臨城下讓天子去禦敵的道理?!

一國之君要親臨戰場,他們這些人怕不是從今往後都抬不起頭了?!

一時間,宮門外幾乎成了菜市場,分明天色以遲,卻還鬧得人聲鼎沸,個個都在鬧著要見皇上。

然而一個如願的都沒有!

明德帝深知這些朝臣們若是鐵了心想要反對一件事的話,那張嘴幾乎能把死人說活,事到如今,他半分都不想跟朝臣角力,隻異常幹脆的誰都不見。

前來傳話的鄧福全被滿朝文武們團團圍住脫不了身,沒奈何,隻能高聲道:“皇上心意已決,眾位大人們不如回去早做準備。”

——皇上都要禦駕親征了,這些文武百官好意思不跟著?不趕緊回去準備打點,在這耗什麼?

一句說完,見沒人走,鄧福全一橫心:“皇上還說,若是有哪位大人不願伴駕的,此時告病也……也還不晚。”

這一句入耳,聽得眾人麵麵相覷,鄧福全趁著空兒趕緊抽身,連冷汗都顧不得擦,腳底抹油一溜煙沒了影。

等這滿殿的官員回過神來,哪還找得到人,沒奈何,眾人略一商議,轉頭齊齊去了東宮求見太子。

“殿下!茲事體大,陛下此舉萬萬不可,還望殿下勸諫!”

陸子墨卻唯有苦笑:“眾位大人,這樣的話,孤早就勸過不止一次了,奈何父皇心意已決。”

文武百官哪裏肯聽,一時間又是喧囂一片,陸子墨不得已,再三示意,才終於壓下這場紛鬧:“眾位的擔憂,孤也是盡知的,奈何父皇此次動了大怒,孤已是試過,委實勸不動,不過眾位也不必太過憂心,畢竟事關父皇安危,孤已經與兩位藩王商議過,若局勢有變,就算父皇不肯,孤與兩位藩王定當設法突圍,護送父皇退守幽州。”

一番話入耳,擠滿了東宮正殿的文武百官們齊齊鬆了口氣——還好,太子還是個清醒的。

陸子墨冷眼看著這些人的神色,心中不屑至極,臉上卻不肯露出,隻低眉歎道:“隻可惜如此一來,隻怕父皇要覺得我抗旨了。”

“豈會!殿下此舉正是為國為民!”

“正是,皇上如今不過是氣狠了,日後等氣平,自然也能明白殿下的一片苦心。”

“此乃正理,萬事都該是以聖上安危為先。”

眾人心中落下了石頭,一番場麵話說過,便各自忙著告辭歸家整理行囊——若要突圍而去的話,他們的家眷細軟光是整理裝車都要不少時候,而且畢竟是突圍不是去出遊,想來也不可能盡數全帶上,在朝為官者有幾個不是家財萬貫?想要盡數全帶走根本不可能,隻能撿要緊的帶,帶不走的還要想法子妥善藏匿,以及拉拉雜雜一大家子人口,嫡的庶的老的小的,誰能走誰走不了,走不了的鬧起來又要費心安撫,光是這些就足夠他們忙,如今得知了不會死守皇城等著叛軍的屠刀,自然是一個個都歸心似箭。

陸子墨也不強留,直到一個個送走了大臣,這才收起了那副溫和的表情。

心腹幕僚見閑人都走幹淨了,這才小心問道:“殿下,若是突圍的話,太後那邊……”

太後?

陸子墨笑了一聲:“皇祖母她老人家年事已高,又正臥病,自然是要靜養,又哪裏能隨軍遠行呢。”

幕僚愣了愣:“殿下,可是陳側妃還在慈寧宮裏。”

她肚子裏還懷著殿下的皇嗣呢。

陸子墨神情平靜:“側妃已近臨盆,自然是要留在宮中待產,有皇祖母看顧,想必是會安全無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