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想攻下延津,不過正是再謹慎的孔明也是來助陣的,不是來運糧的。這戰局就是這麼不經意間因為那斷了給養而安靜了。
這劉備自進位漢王,還沒封功臣呢。這場延津之役後,可能好幾年都不會再有重大的戰役了吧,就好比演義時的三國鼎立時期了,進入了政治鬥爭時期。下麵得是劉備封功臣了。簡單說說,4大將軍。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騰,右將軍張飛,後將軍周泉。陳到是翊軍將軍,翊軍將軍也就大概是貼身保鏢吧!不過陳到也很忙,得訓練白爾軍。子龍因為真的為劉備做了很多功績,(曆史上,子龍也最牛的事情就是長阪坡護阿鬥。演義裏把陳到與趙雲的功績混合了,真實的曆史上趙雲在先主時隻是翊軍將軍。)那許靖為太傅。額,因為鄙人才疏,那諸葛亮就軍師將軍吧!這三個官位給大家說說,軍師忌酒、軍師將軍、軍師中郎將。軍師忌酒好比參謀,軍師中郎將好比參謀長,軍師將軍好比總參謀長。軍師忌酒無兵權,軍師將軍與軍師中郎將有兵權。這個適合孔明吧!其他都有封賞。
多虧周泉及時趕到,可謂善攻者,攻於九天之上。那周泉可謂力挽狂瀾!這突出功績,劉備得封。
下麵是鎮守問題,荊州所領至少7郡,史書不一有的說8郡。這荊州啊,北接漢水、棉水。東麵現在的江蘇,西麵重慶、四川,南麵廣西、廣東。這樣看來是個肥地,這荊州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地勢好,成都平原、漢中平原。並且四麵圍山,中間平原,易守難攻。對於孫權而言,東吳是那長江下遊,荊州是上遊,這長江就是遏製孫權的一個因素。徐州也是,因為,徐州是打開東吳的門戶,三國時,呂蒙看出了這一點,當孫權問為什麼不奪徐州時。呂蒙的回答和我寫的公瑾回答差不多,1荊州才是天險的最好地方,去奪徐州,是好奪,不過最大的隱患是荊州的上遊地位!2徐州在北方是鐵蹄的戰場,呂蒙說的沒6、7萬兵馬你別想守住徐州。後來在關公襄樊戰役的時候,捅了荊州一刀,荊州孫權也分了一杯羹。隻所以有這個天府之國,這荊州誰都想要,其實此時的荊州與三國鼎立時一樣危險。因為曹操想製約孫權,得得回徐州,想收付失地得攻襄陽,因為襄陽樊城都是荊州根本,奪了才有可能得荊州。那守方想守住荊州,就得重兵駐紮南郡,江陵2郡。其實,夷陵也是個好郡,不過那是擦槍走火的主要戰鬥地點。有此一來,襄陽、樊城得要兵馬10萬以上,才能保證荊州並防備曹操,南郡、江陵再加上江夏吧,得兵馬15完以上,其他郡也得兵馬10完駐紮,這樣算來荊州至少得兵馬40完以上。關公這人呢,有將才,無帥才,領兵打仗,沒得說,獨當一麵,劉備沒基業時,都是給關公一隊人馬,可見關公的軍事素質高,而且關公能訓練水軍,何用見得?曆史上曹操南下時,想一舉平劉表殺劉備,劉備敗走,關公去江夏聯合劉琮,自己帶兵馬1萬來支援劉備,可見關公也能指揮水軍,不可多得的將才。不過關公也是因為那傲骨吧!說真的關公不該去荊州,這次陳旭一定得避免這次大劫,因為關公無帥才。
當關公說去鎮守荊州時,周泉先出來,行李對劉備,然後再對關公鞠躬,這尊敬,沒得說。周泉道“前將軍,我看您鎮守荊州不可啊!”對於英雄,對於有恩於自己的周泉來說,關公也是佩服,道“子幻兄弟何以見得?”龐統起身對劉備行禮後,對著劉備道“漢王,關公雖有將才,卻無帥才,鎮守荊州,不僅僅得是勇夫,需得是個政治老手。”之後走到關公麵前,“將軍你覺得以你的政治能力,能過孫權?”臥龍(諸葛亮)、潛龍(劉備)這兩條龍相互看了一眼,便心領神會。便對部下說“孤自討伐漢賊以來,為匡扶漢室。奪取這荊、益二川之地。沒能滅曹操,孤心有悔意,不聽孔明之言。卻有此敗。在下給大家賠禮了。“這得是前話,必須把自己的政治路線亮出來,(劉備說的不聽孔明之言,可見隆中對“北方一但有亂,皇叔分兵兩路,進宛城,攻洛陽。益州出兵得秦川,攻西安。)可惜北方一直無亂,劉備可是梟雄,想創下基業。之後劉備道“孤現在明白,長期戰亂,不能拿下漢子。卻是等到北方有亂再去討伐漢賊。龐統你對於這鎮守之事有何建議?”這句話簡單明了,一下子讓所有人都明白,不用拐彎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