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英將周瑜(2 / 3)

想想看吧,一個24歲的年輕人,擔任了一個地方的高級將領,馳騁戰場,建功立業,而且娶得這個地方最美麗的女孩子為妻,作為一個男人還有比這更令人羨慕的嗎?連蘇東坡提起這件事情來還表現出他的無限羨慕呐!我們去品讀一下蘇東坡的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家了”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反正我是羨慕他,你想這樣的一個人他怎麼可能會去忌妒別人呢?我們忌妒他還差不多。他又怎麼可能因為忌妒別人而會被別人氣死呢?那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曆史上的周瑜氣量是非常大的,《三國誌》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就是氣量大,品質好;當時的人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劉備說他“器量頗大”;蔣幹說他“雅量高致”。順便說一句,蔣幹這個人也是受冤枉的,蔣幹確實到過周營,因為蔣幹和周瑜是同學,但是蔣幹沒有盜什麼書。看來曆史有時候離我們真的是非常地遙遠啊,我們已經很難弄清楚曆史的本來麵目是什麼樣子了。)

那個氣死周瑜是老子最想抽羅貫中的地方,不但對周瑜是冤枉的,也冤枉了諸葛亮。沒錯,《三國演義》裏是有個“三氣周瑜”的故事,還有“既生瑜,何生亮”等等說法,可謂耳熟能詳。但那是小說,不是曆史。曆史上的諸葛亮也不曾氣過周瑜。就算氣過,怕也氣不死。為什麼呢?因為周瑜的氣量是很大的。《三國誌》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開朗,氣度寬宏。同時代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劉備說他“器量頗大”,蔣幹說他“雅量高致”。順便說一句,蔣幹這個人,也是被冤枉了的。他是到過周營,但那是赤壁之戰兩年以後,當然沒有上當受騙盜什麼書。蔣幹的臉上也沒有白鼻子,反倒是個帥哥。曹操便派蔣幹去做說客。蔣幹到了周營,馬上發現周瑜是說不動的,便很識趣地一言不發,回來後便對曹操說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這才是曆史上真實的周瑜和蔣幹。實際上周瑜這個人是很優秀的,也是很英雄的。在我看來,此君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帥哥、良友、名將、忠臣。周瑜的“帥”,在當時可謂家喻戶曉。《三國誌》說他“長壯有姿貌”,24歲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馳騁疆場,建功立業.“吳中皆呼為周郎”(孫策則被呼為“孫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為郎,帶有讚美的意思。所以“孫郎”就是“孫帥哥”,“周郎”就是“周帥哥”。當然,一個人的“帥”,不僅僅是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氣質。周瑜恰恰是一個氣質高貴、氣度恢弘的人。他人品好,修養高,會打仗,懂藝術,尤其精通音樂。即便酒過三巡,醺醺然之中,也能聽出樂隊的演奏是否準確。如果不準,他就會回過頭去看,當時的說法是“曲有誤,周郎顧”。因此,我甚至懷疑他指揮軍隊也像指揮名家講堂樂隊,能把戰爭變成藝術,把仗打得十分漂亮,就像藝術品一樣。周瑜的仗打得確實漂亮。赤壁之戰中,他是孫劉聯軍的前線總指揮。那時候,曹操的軍隊列陣於長江,戰艦相連,軍旗獵獵,江東之人,魂飛魄散,膽戰心驚。然而周瑜卻安之若素,從容不迫。他閑戴綸巾,輕搖羽扇,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終於克敵製勝,以少勝多。這真是何等的驚心動魄!所以蘇東坡說:“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個時候的周瑜,真可謂少年英雄,意氣風發,光彩照人!當然,戰爭不是藝術,不可能那麼瀟灑,那麼儒雅,那麼FengLiu倜儻,更不可能談笑風生之間,不可一世的“強虜”就“灰飛煙滅”了。這個時候的周瑜,迎娶小喬已經1O年,也並非“小喬初嫁了”。蘇東坡這麼說,無非是要著力刻畫周瑜的英雄形象罷了。事實上周瑜確實是漂亮的。人長得漂亮,事情做得也漂亮。這樣的漂亮人物,其人際關係一般也就兩種可能:一種是大家都嫉妒他,一種是大家都喜歡他。現在看來,周瑜的情況是第二種。《三國誌》的說法是“大率為得人”,也就是頗得他人好感,唯一不太友好的也就一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