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醫舍和醫學院組建起來後,奚政便一直沒有過問。
除了支縣之戰時有過接觸,後續奚政幾乎都快忘了大漢還有這麼一些機構。
直到嶽飛一封誇讚太醫舍的奏折呈上來,奚政才知道這太醫舍對大漢各方麵來說何等重要。
首先便是太醫舍在每鎮軍中設立了軍醫館。
從簡單的包紮,再到一些所謂的“刮骨療傷”,以及最為常見的破傷風。
太醫舍所設立的軍醫館,足夠應對戰場上下來的所有傷員。
放以前,明明隻是輕傷,卻因為破傷風等惡化為重傷甚至死亡的士兵數不勝數。
輕傷如此,更何談重傷,基本上也得至少落個殘疾。
很多人或許認為,這些重傷者救回來反而對於大漢是個負擔,但大漢想要強大,便不能是光表麵的強大。
軍人們為國家浴血奮戰,那麼國家也應當給這些軍人最為穩當的後續保障。
這些重傷的士兵,亦是為國家而奉獻了青春,大漢不能拋棄。
所以除了對軍人的撫恤、補償之外,這些重傷的將士們,也應該有著活下去的權利!
這一切,都寫在了奚神教的教義之中。
民心所向,亦是代表著國運。
想要拯救傷員,太醫舍則是必不可少。
那華佗和李時珍在醫學院成立後,就將自己的畢生研究作為教材,發放了下去。
那些醫學院和太醫舍的人們不斷討論研究,更多的藥物和治病手段也橫空出世。
例如那“麻沸散”如今得到改進,如刮骨療傷這般“外科手術”便是小孩也能在不知不覺中度過痛苦。
而這“刮骨療傷”的手術,在經過不斷研究後,又應用在了其他方麵。
至少目前,在軍隊中這種外傷,對於太醫舍來說並不是太難的事。
工學院和醫學院聯合,將一種名為“酒精”的東西製作了出來,還有其他各種藥物。
破傷風等外傷感染,隻要及時使用這些藥物進行消毒,也並不是什麼無藥可治的大病。
尤其是那些輕傷者,因為破傷風等傷口感染,硬生生成了重傷。
這對一支軍隊來說,可以說是非戰鬥減員。
有了軍醫館的存在,再加上這些藥物,以及急救手段,這些非戰鬥減員便能夠避免許多。
試想一下,當兩支軍隊碰麵,一場廝殺下來,兩邊輕傷者都為一千人。
但大漢的士兵在如此醫療水平下,輕傷者最多隻需要三四日便能重新化為戰鬥力。
而敵軍這一千人,因為傷口惡化造成的減員至少會有一半,並且傷員的負擔也會更多。
當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奚政也顧不上疲憊,直接奔向了距離王宮不遠的太醫舍。
剛踏入太醫舍,裏邊就爆發出一陣歡呼,眾人甚至連王上駕到都沒有聽到。
在眾人高興過後,還是華佗眼尖,嗬嗬笑著示意大家過來行禮。
或許是被太醫舍這種高興的氛圍影響到,奚政臉上也洋溢著喜色:“諸卿為何事歡喜,不如與孤分享分享?”
華佗撫著他那打齊胸腹間的山羊胡,笑道:“是李舍人收集的那些藥草,讓那些學士們研究出來了一種止血藥物,能夠迅速止血。”
李時珍三十來歲左右,此刻卻是像個孩子一般。
“此藥被華前輩命名為止血散,與工學院那邊研究出來的止血鉗同名,兩者再與麻沸散配合,便是再大的出血也不怕了。”
奚政眨眨眼,下意識地點頭道:“這些物什用在軍中,不知又可拯救多少將士的性命。”
李時珍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一時間連禮數都忘了:“何止如此,將來婦人生孩子,其母子的死亡率,也會大大降低!”
聞言,奚政不僅摸了摸鼻子,自己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以目前的接生條件,生孩子對於女人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場鬼門關。